在广西钦州这座滨海城市,近视问题已成为影响全民视觉健康的重要挑战,特别是征兵青年、青少年群体及中老年人群的视力需求日益凸显。钦州依托多家具备专业视光技术的医疗机构,构建了覆盖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近视检测与防控体系。从公立医院视光中心到专科眼科机构,从传统视力筛查到数字化屈光检测,钦州的近视诊疗服务正朝着精准化、个性化方向稳步发展,为市民提供从基础筛查到复杂干预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专业视光机构与人才配置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视光中心作为北部湾地区规模、实力强的公立视光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持续引领区域技术革新。该中心拥有22名专业医技人员组成的团队,包括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高级验光师5名及专业技师,并配备3名硕士及1名在读博士组成科研梯队。其学科带头人侯文婷作为蔡司全飞秒手术全球认证医生,主持多项自治区级近视防控研究项目,团队在屈光手术、角膜塑形镜验配等领域的专业水平位居区内前列。
钦州市人民医院视光科则聚焦医学验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团队包含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和高级验光师3名。该科室通过“精准渐进光眼镜技术”解决中老年人群远近视转换难题,并建立标准化验光流程,对高度散光、屈光参差等复杂病例具有丰富处理经验。妇幼专科机构亦表现突出,钦州市妇幼保健院眼科针对儿童视功能发育特点,开展儿童斜弱视矫正及视力普查项目,成为区域性儿童眼健康管理的重要节点。
精准化技术与设备创新
在近视矫正技术领域,钦州已形成多元化解决方案。全飞秒SMILE手术作为主流技术,在钦州市二医率先引入北部湾首台蔡司VisuMax系统,通过2-4mm微切口取出角膜基质透镜,实现术后24小时快速恢复,特别适合征兵青年和运动爱好者。而针对青少年群体,角膜塑形镜(OK镜)技术在市一医等机构广泛应用,通过夜间佩戴改变角膜曲率,日间裸眼视力可达1.0以上,临床数据显示其近视控制有效率超过60。
诊断设备升级是精准干预的基础。钦州机构普遍配置德国角膜地形图仪、全自动综合验光仪及数字化眼轴测量系统,可建立包含角膜厚度、眼压、屈光参数的视觉健康档案。市二医更创新引入视知觉感知学习训练系统,将弱视治疗转化为互动游戏形式,显著提升儿童治疗依从性。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钦州爱尔眼科医院新增蔡司CLARUS 500超广角眼底相机,实现近视并发症的一站式筛查,体现诊断技术向多模态融合发展的趋势。
特殊人群的化服务
征兵青年的近视矫正需求具有严格时效性。根据《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欲参加2025年下半年征兵者,需在2025年2月10日前完成近视手术。对此,市二医开辟征兵绿色通道,提供全流程加急服务,确保视力恢复达标;其统计数据表明,全飞秒手术青年术后裸眼视力达标率高达98.7。而市一医则开发“术前注视训练”方案,通过居家模拟手术场景的光点追踪训练,降低患者术中配合难度。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日益完善。依托市委市支持的视力普查项目,市二医每年完成逾3万名中小学生屈光筛查,建立风险分级预警机制。对近视进展过快的儿童(年增长≥75度),采用“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框架镜”联合干预方案,临床观察显示联合治疗较单一手段控果提升40。妇幼保健院则侧重学龄前儿童视功能发育监测,特别开展双眼视功能训练,预防屈光性斜视发生。
全周期服务模式创新
便捷的流程设计提升就医体验。市二医视光中心实行全年无休服务(8:00-21:30),电子化病历系统支持预约、缴费、报告查询一站式服务,并配备专业随访团队进行术后用药指导及并发症监测。而市一医通过微信公众号开通“在线验光预约”,家长可上传既往检查报告预判配镜方案,减少现场等候时间超过50。
社区联动拓展防控网络。2025年市二医启动“校园光明驿站”项目,在10所中小学校配置自动验光仪,校医经培训后开展初级筛查,疑似高危病例直转医院专科。该项目使偏远地区学生转诊效率提升2倍,早期近视检出率提高35。同时市妇幼建立“孕婴眼健康档案”,将新生儿眼病筛查与母亲产检衔接,实现生命早期视觉风险干预。
近视防控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是关乎钦州市民生活质量的社会工程。从市二医的全飞秒技术引领,到市一医的角膜塑形镜应用,再到妇幼机构的儿童视力筛查网络,钦州已形成“预防-诊疗-康复”一体化近视防控体系。未来需进一步攻关的方向包括:建立全市青少年近视大数据预警平台、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居家视力监测工具、探索户外光照干预的社区推广模式等。建议市民根据需求选择专业机构——征兵青年优先考虑市二医的屈光手术中心;儿童配镜及近视控制宜选择市一医视光科;而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评估可妇幼保健院眼科。唯有医疗机构持续创新与公众主动参与相结合,方能筑牢钦州的视觉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