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术语 | 定义或描述 | 相关信息 |
---|---|---|---|
眼部结构相关 | 角膜的组织学分层 | 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 角膜是眼睛前端的透明部分,这些分层构成了角膜的结构 |
黄斑 | 视网膜后极部有一无血管凹陷区,解剖上称中心凹,临床上称为黄斑 | 黄斑是视力敏锐的部位,对视觉功能至关重要 | |
视盘 | 又称视乳头,是距黄斑鼻侧约3mm,大小约1.5mm*1.75mm,境界清楚的橙红色略呈竖椭圆形的盘状结构,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视盘中央有小凹陷区称视杯或杯凹。视盘上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通过,并分支走行在视网膜上 | 视盘是视神经的起始部位,其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可反映一些眼部疾病 | |
房水循环途径 | 房水自睫状突后→前房→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内的集合网→睫状前静脉 | 房水的循环对于维持眼内压和营养眼球组织具有重要作用 | |
结膜囊 | 结膜是一层薄的半透明的黏膜,柔软光滑且富弹性,覆盖于眼睑后面(睑结膜)、部分眼球表面(球结膜)以及睑部到球部的返折部分(穹窿结膜)。这三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 | 结膜囊是眼药水等药物滴入的部位 | |
前房 | 位于角膜后面与虹膜、晶状体前面之间的空隙 | 前房内充满房水,其深度和房水的情况对眼部健康有重要影响 | |
前房角 | 位于前房的周边,是房水排出的重要通道 | 前房角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青光眼等疾病 | |
睫状体 | 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环形结构,有产生房水和调节晶状体曲度的作用 | 睫状体的病变可能影响房水的和晶状体的调节功能 | |
脉络膜 | 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富含血管和色素,具有营养视网膜和遮光的作用 | 脉络膜的病变可能影响视网膜的营养供应 | |
视网膜 | 是一层神经组织,位于眼球壁的内层,能够感受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 | 视网膜的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 | |
泪器 | 包括泪腺、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等,主要功能是分泌和排出泪液 | 泪器的病变可能导致泪液分泌异常或排出受阻 | |
生理功能相关 | 视野 | 是指眼向正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应了周边视锐度。据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 | 视野的检查可以帮助诊断一些眼部和神经系统疾病 |
暗适应 | 当眼从强光下进入暗处时,起初一无所见,随后逐渐能看清暗处的物体,这种对光敏感度逐渐增加,并达到后状态的过程 | 暗适应能力下降可能与一些眼部疾病或维生素A缺乏有关 | |
调节 | 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 调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问题 | |
屈光不正 | 当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作用,不能在黄斑中心凹形成焦点,此眼的光学状态称为非正视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屈光不正 | 常见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 |
正视 | 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集,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 正视是一种理想的屈光状态 | |
远视 | 当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集在视网膜之后为远视 | 远视患者看远处和近处物体都可能不清楚 | |
近视 | 包括轴性近视(眼轴较长而眼的屈光力正常)和屈光性近视(眼轴正常但眼的屈光力增强) |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轴性近视较为多见 | |
瞳孔调节 | 交大副小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司缩瞳作用;受交感神经支配,司散瞳作用 | 瞳孔的大小变化可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 |
疾病相关 | 睑腺炎 | 是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通常称为麦粒肿 | 麦粒肿发作时眼睑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
睑板腺囊肿 | 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即通常称为霰粒肿 | 霰粒肿一般无明显疼痛,表现为眼睑皮下的肿块 | |
结膜炎 | 常见体征有结膜充血、结膜分泌物、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真膜和假膜、球结膜水肿、结膜下出血、结膜肉芽肿、结膜瘢痕、假性上睑下垂、耳前淋巴结肿大等 | 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 |
沙眼 | 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目的主要疾病之一 | 沙眼的并发症包括睑内翻倒睫、上睑下垂、角膜浑浊等 | |
角膜炎 | 有浸润期、溃疡形成期、炎症消退期、愈合期(角膜云翳、角膜斑翳、角膜白斑、粘连性角膜白斑)。常见症状为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称为眼部刺激征 | 角膜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 |
皮质性白内障 | 临床表现有初发期(在裂隙灯下,晶状体皮质中可见到有空泡和水隙形成)、膨胀期或未成熟期(晶状体浑浊加重,因渗透压的改变导致皮质吸水膨胀,晶状体体积增大,前房变浅,有闭角型青光眼体质的患者此时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晶状体呈灰白色混浊,以斜照法检查时,投照侧虹膜在深层混浊皮质上形成新月型阴影,称为虹膜投影,为此期的特点)、成熟期(晶状体内水分溢出,肿胀消退,体积变小,前房深度恢复)、过熟期(晶状体内水分持续丢失,晶状体体积缩小,囊膜皱缩和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及胆固醇结晶形成,前房加深,虹膜震颤) |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可通过手术治疗 |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发作时眼压急剧升高,可导致视力急剧下降、眼痛、头痛等症状 | 与急性虹膜炎等疾病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 |
前葡萄膜炎 | 急性炎症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前房出现大量神经纤维蛋白渗出或反应性白斑水肿或视盘水肿时,可出现视力下降或明显下降,慢性炎症者症状可不明显,但易发生并发性白内障或继发性青光眼,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有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角膜后沉着物、前房闪辉、房水中出现前房细胞、虹膜后粘连、瞳孔缩小、晶状体前表面遗留下环形色素、玻璃体及眼后段改变等表现 | 前葡萄膜炎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
Vogt - 小柳原田综合征 | 是以双侧肉芽肿性全葡萄炎为特征的疾病,常伴有脑膜刺激征、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变白或脱落 | 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眼部疾病,治疗难度较大 | |
Behcet病 | 是一种以复发性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肤损害和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 | Behcet病需要综合治疗,涉及多个科室 | |
检查相关 | 泪道冲洗 | 根据冲洗液体流向判断有无阻塞及阻塞部位 | 用于诊断泪道疾病 |
视野检查 | 检测眼向正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 | 帮助诊断一些眼部和神经系统疾病 | |
眼压测量 | 如NCT(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IOP(眼内压) | 眼压异常可能与青光眼等疾病有关 | |
视力检查 | 包括裸眼视力(V)和矫正视力(BCVA)等,使用屈光度(D)、近视力等级(J1 - 7)等表示 | 了解患者的视力状况 | |
验光 | 确定球镜(DS,相当于近视或者远视的度数)、柱镜(DC,散光度数)等 | 为配镜提供依据 | |
角膜地形图检查 | 使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角膜的形态 | 用于诊断角膜疾病和评估角膜屈光手术的效果 | |
眼底检查 | 检查视网膜、脉络膜等眼底结构 | 可以发现多种眼底疾病 | |
荧光素染色(F1) | 用于检查角膜上皮损伤等情况 | 帮助诊断角膜疾病 | |
手术相关 | 角膜激光手术(LASIK) | 即Laser -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来矫正屈光不正 | 是一种常见的近视矫正手术 |
角膜表面激光手术(PRK) | 即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对角膜表面进行激光切削 | 也是一种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 | |
径向角膜切割术(RK) | 通过在角膜上进行径向切割来改变角膜的曲率 | 曾用于矫正近视,但现在应用相对较少 | |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 | 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来矫正屈光不正 | 适用于高度近视等患者 | |
白内障手术 | 去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 | 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 | |
缩写术语相关 | OD | Oculus Dexter,右眼 | 在眼科病历和处方中常用 |
OS | Oculus Sinister,左眼 | 用于区分左右眼 | |
OU | Oculus Uterque,双眼 | 表示双眼的情况 | |
VA | Visual Acuity,视力 | 衡量眼睛视觉功能的指标 | |
BCVA |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矫正视力 | 反映矫正后眼睛的视力水平 | |
IOP | Intraocular Pressure,眼内压 | 眼内压异常与多种眼病相关 | |
AMD | Age -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老年性黄斑变性 | 是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 |
DED | Dry Eye Disease,干眼病 | 常见的眼表疾病 | |
PVD |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玻璃体后脱离 | 可能导致一些眼部症状 | |
CSR | Central Serous Retinopathy,中央浆液性视网膜病变 | 可影响视力 |
解释说明:
- 角膜的组织学分层:角膜是眼睛前端的重要结构,不同的分层具有不同的功能,对维持角膜的透明性和正常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 黄斑:是视网膜上视力敏锐的区域,负责精细视觉和色觉,一旦黄斑出现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
- 视盘:是视神经的起始部位,其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一些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等。
- 房水循环途径:房水的循环对于维持眼内压的稳定和营养眼球组织至关重要,如果房水循环受阻,可能导致眼压升高,引发青光眼等疾病。
- 结膜囊:是眼药水等药物滴入的部位,它的存在有助于药物在眼部的分布和吸收。
- 视野:视野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一些眼部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如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
- 暗适应:暗适应能力下降可能与一些眼部疾病或维生素A缺乏有关,通过检查暗适应能力可以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 调节:调节功能是眼睛看清不同距离物体的重要机制,调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问题。
-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是常见的眼部问题,可以通过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手术等方法进行矫正。
- 睑腺炎和睑板腺囊肿:是眼睑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 结膜炎和沙眼:都是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 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角膜穿孔、失明等严重后果。
- 皮质性白内障:是白内障的一种常见类型,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影响视力,终需要手术治疗。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眼科急症,发作时眼压急剧升高,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和剧烈眼痛,需要及时治疗。
- 前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的炎症,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和多种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和长期随访。
- Vogt - 小柳原田综合征和Behcet病:都是较为复杂的眼部疾病,涉及多个系统,治疗需要综合考虑。
- 泪道冲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诊断泪道阻塞等疾病。
- 眼压测量:眼压是评估眼部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异常的眼压可能与青光眼等疾病相关。
- 视力检查和验光:是眼科检查的基本项目,用于了解患者的视力状况和确定屈光不正的度数。
- 角膜激光手术、角膜表面激光手术、径向角膜切割术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都是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通过手术去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可以恢复视力。
- 缩写术语:在眼科临床工作中,这些缩写术语被广泛使用,方便医生记录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