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进行近视检查是一个系统化、多步骤的医学流程,旨在准确评估视力状况、排除其他眼病,并提供科学的矫正或治疗方案。以下是详细的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诊前准备与挂号
1. 预约挂号:通过医院公众号、官网或现场预约眼科(屈光门诊或视光中心)。部分医院支持分时段预约,减少等待时间。
2. 病史问诊:医生会询问用眼习惯、家族眼病史、近视症状(如视物模糊、眼疲劳)、旧镜佩戴情况等,以便检查方案。
二、核心检查流程(按常规顺序)
1. 视力初筛
裸眼视力测试:通过标准视力表(E字或对数表)初步判断视力水平(如4.8/0.6)。
矫正视力测试:若已戴眼镜,需检测戴镜后的视力,评估矫正效果。
2. 眼部健康排查
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虹膜、晶状体等结构,排查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等疾病。
眼压测量:排除青光眼风险(散瞳前必查,高眼压者禁用散瞳药)。
眼底检查:广角眼底照相或检眼镜检查,高度近视者需重点排查视网膜裂孔、脱离等病变。
3. 屈光度数精准测量
电脑验光:设备自动初测近视/远视度数(S)、散光度数(C)及轴位(A)。
散瞳验光(关键步骤):
适用人群:儿童青少年(调节力强)、疑似假性近视者。
方法:滴睫状肌麻痹药(如1阿托品),彻底放松调节后复验,鉴别真性/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散瞳后视力可提升)。
综合验光仪检查:在散瞳基础上,通过插片、红绿测试等主观调整,确定终矫正度数。
4. 眼球生物学参数检测
眼轴长度(A超):监测眼轴增长趋势,近视进展(儿童眼轴随年龄增长)。
角膜曲率:评估角膜弯曲度,联合眼轴分析屈光状态(如曲率高者易近视)。
三、验光单解读示例
检查后会电脑验光单或手写处方,关键符号含义如下:
| 符号 | 含义 | 示例解读 |
| R(OD) | 右眼 | — |
| L(OS) | 左眼 | — |
| S | 球镜度数(±表远/近视) | -3.25:近视325度 |
| C | 柱镜度数(散光) | -1.50:散光150度 |
| A | 散光轴位(0°–180°) | 90:散光位置在垂直方向 |
| PD | 瞳距(单位:mm) | 62:双眼瞳孔中心距离62mm |
| VA | 矫正视力 | 1.0/5.0:戴镜后视力达正常标准 |
> 注:验光单常有多次测量数据(如3行),下方“L.DATA”或“AVG”为平均值。
四、诊断与治疗建议
1. 真性 vs 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散瞳后视力恢复,无需配镜,需调整用眼习惯。
真性近视:根据度数分级(轻度:600度),矫正方案。
2. 矫正方案选择
框架眼镜:常见方式,按验光处方配镜。
角膜塑形镜(OK镜):夜间佩戴,延缓儿童近视进展(需严格适配)。
近视手术(成人可选):
激光类(如全飞秒、半飞秒):适合中低度近视,切削角膜矫正。
ICL晶体植入:超高度近视(>1000度)适用,不损伤角膜。
3. 长期防控指导
行为干预:遵循“20-20-20”法则(近距用眼20分钟,远眺20秒);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
定期复查:青少年每3–6个月查眼轴与度数变化,成人每年检查眼底。
营养建议:补充维生素A(深色蔬菜)、B族(粗粮),控糖防角膜弹性下降。
重要注意事项
医学验光 vs 普通验光:医院验光含全面眼病筛查(如青光眼、视网膜病变),普通眼镜店仅测屈光度,可能误诊。
儿童必散瞳:儿童调节力强,未散瞳的验光结果可能偏高(如将假性近视误判为真性)。
手术适应症:需年满18岁、度数稳定1年以上,且无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等禁忌症。
建议检查选择正规医院眼科,通过系统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若检查后需配镜,务必保存验光单(含瞳距),作为配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