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维度 | 具体内容 |
---|---|
行业地位与布局 | 全球规模大的眼科医疗连锁机构,国内市占率超20,覆盖全眼科诊疗服务(屈光手术、视光服务、白内障等),具备显著的品牌和技术壁垒 |
通过“分级连锁”模式(省会城市 - 地级市 - 县域)快速下沉,形成全国性网络效应 | |
产业并购基金旗下还有311家机构,若按城市数量推算,当前机构数量远未达天花板 | |
“上市公司 + PE”模式出现转变,并购模式渐不适合自身发展 | |
市场需求与成长 | 需求刚性:近视防控(中国青少年近视率超50)、老龄化(白内障手术需求)、消费升级(屈光手术高端化)三大驱动力持续释放 |
渗透率提升:中国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量(CSR)仅为发达1/3,屈光手术渗透率不足1,增长空间明确 | |
盈利模式 | 高毛利率业务:屈光手术(毛利率约55)、视光服务(毛利率约50)占比超60,盈利能力强 |
“内生增长 + 外延并购”双轮驱动,通过并购基金孵化新医院,成熟后注入上市公司,降低扩张风险 | |
技术优势 | 布局全飞秒激光、ICL晶体植入等高端技术,联合研发眼科AI、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巩固技术性 |
面临风险 | 政策与监管风险:医疗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如医保控费、民营医疗监管趋严),若屈光手术等自费项目被纳入集采或价格管制,可能冲击利润;医疗纠纷风险(如手术并发症)可能对品牌声誉造成短期影响 |
扩张压力与商誉风险:收购盈利医院,将表现不佳医院隔离在表外,积累的风险未消失,已收购医院存在溢价问题,利润增长伴随现金流压力放大;并购基金模式是杠杆,需对资本负责,可能要为表外资产兜底,收购需资本开支,导致资金压力大 |
注:
1. “上市公司 + PE”模式是指爱尔眼科参投产业基金,产业基金孵化眼科医院,医院盈利后并入上市公司。
2. 文中提及的毛利率等数据是基于相关业务的普遍情况,实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可能会有所波动。
3. 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量(CSR)是衡量一个地区白内障手术服务可及性的重要指标。
4. 屈光手术是一种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的手术方法。
5. 视光服务主要包括验光配镜、视力矫正、视觉训练等服务。
6. 全飞秒激光手术是一种先进的近视矫正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
7. ICL晶体植入是将一种柔软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以矫正近视、远视等问题。
8. 眼科AI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等。
9.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对基因进行操作来治疗眼科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