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儿童医院(郴州市人民医院北院)小儿眼科是湘南地区儿童眼健康的核心阵地。该科室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发展为集门诊、住院部、新生儿眼底筛查中心于一体的综合诊疗平台,拥有16名专业医护人员,其中博士1名、硕士4名,形成了高学历、强实操的医疗梯队。2019年,科室被授予“湖南省市级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技术指导中心”,主导全市近视防控标准化工作。依托先进设备如德国蔡司微创全飞秒激光系统、日本拓普康验光仪等[[,为精准诊断提供硬件保障。
科室的特色在于“全周期防控”。一方面,新生儿眼底筛查中心通过RetCam-3系统对高危婴儿进行视网膜病变早期干预,从源头降低近视诱因;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联合社区开展“小医生职业体验”等科普活动,通过视力检测、验光实操提升儿童自主护眼意识。这种“防治结合”模式,使该院成为郴州家长的近视管理枢纽。
二、核心专家团队与临床专长
何良波:近视防控与复杂眼病协同诊疗
何良波医生擅长青少年近视防控及小儿斜弱视综合治疗。他注重区分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的干预策略,强调角膜塑形镜(OK镜)与视觉训练的联合应用。2024年科室引进新一代塑形镜技术后,其团队对中低度近视的控制有效率达89。他对近视合并斜视的病例有深入实践,主张通过微创眼肌手术调整眼位,避免双眼视功能进一步受损。
李国桥:技术创新与疑难病症攻坚
作为小儿眼科学科带头人,李国桥主任聚焦近视进展性并发症的干预。他在湘南地区率先开展头套式眼底激光光凝术,针对高度近视儿童视网膜裂孔实施超早期封闭治疗,显著降低脱落风险。他主导成立屈光发育档案库,动态追踪儿童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参数,结合AI算法近视发展趋势。研究显示,该模型对近视进展速度的准确率超85。
三、多维度诊疗技术支持
精准矫正方案个性化
科室提供阶梯式近视干预体系:对假性近视儿童采用视觉训练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真性近视者,则依据角膜形态离焦镜片或OK镜。验光流程严格遵循医学标准,通过日本尼德克OPD像差仪、角膜地形图等设备排除调节干扰,避免误配镜。2025年数据显示,患者佩戴离焦镜后年近视增长幅度平均减少60,优于普通框架镜。
前沿技术突破传统局限
针对病理性高度近视,科室引入“微创后巩膜加固术”,采用生物材料增强眼球壁强度,抑制眼轴异常延伸。对于近视合并先天性白内障的复杂病例,团队创新性实施“屈光性晶体置换术”,在去除混浊晶体的同时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解决近视与白内障的双重问题。近三年已成功完成37例儿童手术,术后裸眼视力均提升至0.6以上。
四、特色防控体系与创新实践
三方协作的校园-医院-家庭网络
医院与市教育局合作推进“郴州青少年光明工程”:每年入校筛查超10万名学生,建立电子视力档案;联合爱尔眼科等机构开展科普讲座,推广“每日户外2小时”行动。2025年3月,一完小全校视力普查显示,干预组近视新发率较对照组下降42。
科研转化提升防控效率
科室主持省级课题《儿童近视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研究》,发现郴州地区儿童近视与光照强度的相关性达0.91。据此研发“教室光环境改造指南”,推动本地学校更换全光谱灯具。团队参与近视防控联盟的“AI屈光发育地图”项目,通过大数据分析区域近视流行病学特征,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专业选择与未来展望
郴州市儿童医院近视防控专家团队以何良波、李国桥等为代表,将技术创新与个体化干预深度融合,构建起“筛查-诊断-治疗-追踪”闭环体系。家长在选择专家时,需关注其亚专业方向(如是否侧重斜视并发症或角膜塑形)、技术资源(如OK镜验配资质)及科研转化能力。未来,随着基因筛查与疗法的突破,近视干预或将进一步前移至孕前阶段。建议家庭定期利用医院“屈光发育档案”服务,把握3-6岁黄金干预期,让每个孩子拥抱清晰“视界”。
> 郴州儿童医院核心近视防控专家
> | 姓名 | 职务 | 专长领域 | 特色技术 |
> | 何良波 | 小儿眼科主治医师 | 近视防控、斜弱视联合治疗 | OK镜个性化验配、双眼视功能训练 |
> | 李国桥 | 科主任/博士 | 高度近视并发症、屈光发育 | 头套式激光光凝术、AI近视预警模型 |
> | 新生儿筛查组| 朱医生/周医生团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干预 | RetCam-3广域成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