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具体内容 |
---|---|
护理工作及指令性任务 | 按护理部、大外科工作计划完成指令性任务,支援其他科室16天,参加全院性护理质控工作5次,参加外出保健2人次,完成“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救助患者”手术护理110例 |
至11月止,收治病人1239人,同期比增加31,出院1223人,同期比增加17,病床使用率89.2,增加17,眼科住院病人手术台数812台,增加34,lasik手术台数492台,减少19,眼底荧光造影226例,增长43,眼底照相792例,增长54,输液增加26 | |
至9月份为止,同期比眼科业务总收入增长15,总结余增长12 | |
培训考核 | 组织护理人员以多媒体形式进行业务学习12次,参加人次134人,组织护理查房12次,参加人次134人。进行三基理论考试12次,参加人员112人次,合格率100;操作考核164人次,合格率100 |
护理质量 | 落实一级质控工作:组织进行了一级质控24次,召开了护理质量反馈会44次 |
正确对待二级质控、三级质控、行政查房、护士长夜查房等存在问题,重视质控人员指出的自身未发现的问题,借鉴其他科的经验教训,定期组织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讨论制订整改措施,落实护理工作 | |
针对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改进护理工作8项 | |
护理安全 | 针对眼科患者特点,继续落实眼科患者滑倒、坠床的意外事件的预防措施,做好患者身份识别、药品管理、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程序等工作,全年对13例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进行了风险评估,落实相关措施,防止了安全事件发生 |
继续利用护理工作缺陷登记本作为科内人员工作交流平台,全员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大局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做好每一件事,踏实完成每一项工作,形成护理质量人人把关的工作氛围,全体人员主动参与科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互相补台,及时消除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10件,消除隐患改进护理工作5项 | |
重视不良事件带来的教训。上半年发生一例因发药不规范的护理差错,发生差错后,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查找科室安全隐患,整改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药疗服务行为,做好用药告知服务,保障病人安全用药。同时借鉴其他科的安全问题和不良事件,在科内进行举一反三的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 |
护理文书 |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的框架下,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和眼科病人特点,按分级护理制度落实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眼科巡查记录单、大批患者入院资料收集表单等,保证护理文书真实、客观、及时、正确、完善,缩短了护理人员的书写记录时间 |
人才培养 | 加强护理管理培训。医院于今年先后派两位总护士长到第四军医大学进修学习,与此同时医院部分还对全院代理护士长及老护士长进行了培训 |
优化整体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分四批次共选派多名护理骨干前往总医院进修学习,这是近年来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人数多的一次 | |
积极完成各项培训,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参加专题讲座。鼓励护理人员发表科研论文,继续实行多渠道的学历培养 | |
充分培养护理人员组织参与性 | |
日常工作内容 | 接待眼科患者,完成基本信息登记和病历整理 |
执行眼部检查、滴眼药水、眼部清洁等日常护理工作 | |
向患者传授眼部保健知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 | |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 |
重点成果 |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和加强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有效降低了眼部感染的发生率 | |
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形成的工作氛围 | |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护理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 |
通过合理排班和招聘新员工,缓解人员紧张状况 | |
存在问题 | 人员配备不足 |
护理流程不够规范 | |
患者沟通技巧需提高,设备管理制度待完善 | |
科室管理 | 积极参加医院和护理部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学术活动。认真学习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精神并联系工作实际,热情诚恳地为广大患者服务,全年病人满意率达97以上 |
提高服务意识,确保护理质量。配合医院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科室管理,规范护理人员服务流程 | |
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全年无违法乱纪情况发生,无院内感染和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恪守“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 | |
具体工作举措 | 推行“一对一全程服务”,接待好每一个手术病人,做好各项安抚工作 |
规范整体护理,坚持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小结。建立健全服务目标,自觉接受病人及社会的监督。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加强术中关爱、术后指导等工作 | |
提高护士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和素质培养 |
注:“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救助患者”是一项针对贫困白内障患者的救助项目,旨在帮助他们恢复视力。“三基理论”通常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级质控、二级质控、三级质控”是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的不同层级,用于保障护理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