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问题像一片悄然蔓延的雾霭,遮蔽着越来越多青少年的清晰世界。面对这一挑战,芜湖市中医医院眼科传承千年中医智慧,融合现代精准医疗理念,构建起一套独具特色的近视防控与治疗体系。从整体调理体质根基到精准干预眼部状态,从简便安全的特色外治到个体化的综合管理方案,该院正致力于为青少年近视患者开辟一条更自然、更全面的“光明之路”,力求将防治的关口有效前移。
整体调治理念
中医视近视(古称“能近怯远症”)为全身气血阴阳失衡作用于眼目的表现。芜湖中医院眼科强调“治其未病”与“既病防变”。其核心理念在于改善患者整体体质,纠正导致近视发生发展的内在环境,而非仅局限于眼部症状的暂时缓解。
理论基础源自“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肝开窍于目”等经典论述。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细致辨识患儿是否存在气虚、血虚、肝肾阴虚或脾虚湿盛等体质偏颇状态。临床观察表明,许多近视患儿常伴有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睡眠欠安或性情急躁等全身性失调表现。中医的整体调理正是着眼于纠正这些根本性的失衡。
辨证分治体系
基于精准的体质辨识,芜湖中医院眼科对近视患儿实施个体化分型论治。对于气虚血弱型近视患儿,常用益气聪明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旨在健脾益气、升举清阳,改善睫状肌调节乏力状态。这类患儿多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面色晄白等表现。
针对尤为常见的肝肾阴虚型(表现为眼干涩、多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则侧重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常选用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汤加减方药。中医理论认为“肝受血而能视”,“肾藏精”,精血充盈则目窍得养,视力稳固。现代药理研究也揭示,此类方剂中如枸杞、菊花、熟地等成分富含抗氧化物质,对视觉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特色外治疗法
外治疗法是该院防控近视的重要特色优势,具有简便安全、依从性较高的特点。耳穴贴压(耳豆) 是应用广的方法之一。通过刺激耳廓上与眼、肝、肾、交感、神门等相关的特定穴位,能有效调节眼部气血循环、缓解睫状肌痉挛、改善视疲劳。临床实践与多项研究(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课题)表明,坚持规范的耳穴贴压对延缓近视进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针灸与眼周穴位按摩同样不可或缺。常选取睛明、攒竹、承泣、太阳、四白等眼周穴位以及风池、合谷、光明等远端配穴。针刺或指压按摩这些穴位,能疏通眼部经络、调和气血、放松调节紧张。尤其梅花针轻叩眼周穴位区或揿针(皮内针)在攒竹、太阳等穴位的长效留针刺激,简便易行且可持续发挥效应,深受患儿及家长欢迎。
综合管理路径
芜湖中医院眼科深知近视防控非一蹴而就,建立了贯穿预防、治疗、长期管理的综合路径。对于尚未近视或处于近视边缘的青少年,重点在于体质调理、行为宣教(强调正确的读写姿势、用眼时间管理、充足的户外活动)及定期监测视力变化,体现“治未病”思想。
对于已确诊近视的患儿,则采取“内外兼施”策略:内服中药调整体质,配合耳穴贴压、针灸、眼周穴位按摩等外治手段改善眼部微循环和调节功能。该科注重与规范的现代屈光矫治手段(如适时验配度数准确的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紧密结合,形成中医特色与现代技术优势互补的综合方案。
科研临床结合
该院眼科团队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开展科研探索,努力寻求循证支持。院内通过病历回顾和定期随访,持续追踪接受中医综合干预患儿的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变化等核心指标,积累了大量真实的临床疗效数据。数据显示,规范的耳穴贴压联合中药干预对延缓部分青少年近视进展速度具有统计学意义。
团队密切关注国内外关于中医防控近视的研究进展,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借鉴并验证如广安门医院眼科开展的针灸干预青少年近视随机对照试验(RCT)等高质量研究的设计思路与成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相关报告中亦肯定了针灸、穴位按压等传统疗法在防治近视方面的潜在价值与研究意义。
守护清晰未来
芜湖市中医院眼科在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的探索,生动诠释了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智慧在现代眼健康挑战中的应用价值。通过体质调理、精准分型、特色外治与综合管理等多维路径,该院为延缓近视发展提供了具有中医特色且积极可行的解决方案。
尽管临床疗效观察令人鼓舞,深化中医药防控近视的科学机理研究、优化治疗方案、探索中医特色与现代技术(如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的协同模式,仍是未来亟待探索的方向。芜湖中医院的实践启示我们,守护青少年的“睛”彩视界,需要中西医携手,融合创新,从根源着眼,方能更有效地阻断近视蔓延的趋势,为孩子们拥有一个清晰明亮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