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中国眼科领域的机构,长期引领屈光不正诊疗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从我国早开展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的开拓者,到如今覆盖全周期近视防控、疑难并发症处理及前沿技术应用的诊疗体系,协和眼科凭借专家团队、先进设备与规范化服务,为不同年龄层、不同需求的近视患者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以下从多维度解析其近视诊疗特色:
专业传承与学科地位
协和眼科成立于1920年,是我国疑难眼病诊疗的核心基地之一。其角膜病及屈光专业组由中华医学会眼科角膜病专业组副组长李莹教授领衔,团队成员包括罗岩教授等知名专家,在屈光手术领域积淀深厚。该科室是国内早引进准分子激光技术的单位,并拥有认证的眼库资源,为复杂角膜移植手术提供保障。
历经数十年发展,协和屈光手术中心已构建完善的亚专科体系。针对高度近视、散光、老视等不同类型的屈光问题,开设专项门诊如“近视激光矫正门诊”“ICL门诊”等,年门诊量超20万人次。其临床经验与科研能力深受业内认可,多次主导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如参与2025年北京角膜新技术学术会,推动近视手术个性化方案的革新。
全周期近视诊疗服务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协和眼科的特色方向。眼视光与斜视弱视专业组开展医学验光、角膜塑形镜(OK镜)验配、双眼视功能训练等项目,结合角膜地形图等精准监测手段,延缓近视进展。团队强调综合干预策略,联合“光学矫正(如框架镜、OK镜)、药物(低浓度阿托品)及用眼行为管理”,并设有配镜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家长关注的OK镜使用问题,协和专家明确指出其需严格适配且需配合框架镜备用,并非根治近视的手段。
成人近视矫正方面,协和提供十余种术式选择。从角膜激光手术(如全飞秒SMILE、个性化半飞秒)到眼内晶体植入术(ICL),覆盖从轻度到超高度近视(3000度以上)的矫正需求。2024年服务升级后,检查流程显著优化:眼轴测量预约时间从1周缩至1天,自助眼压计提升初筛效率,AI辅助分诊系统精准匹配专家资源。
前沿技术与疑难并发症处理
协和眼科引进了全球的设备与技术平台。例如:
在高危并发症管理领域,协和展现卓越实力。例如圆锥角膜(常被误诊为普通散光)的诊疗,陈迪副教授团队通过角膜交联术、巩膜镜等技术,显著降低患者角膜移植需求。对于3000度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等复杂病例,多学科协作实施“ICL晶体植入+超声乳化术”,帮助患者重获视力。
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
协和屈光中心坚持“一人一案”原则。术前依托OCT、波前像差分析等21项检查,精准评估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及视觉质量需求。例如:
费用透明化是该院的另一优势。根据2025年价目,基础半飞秒14500元起,全飞秒SMILE约22500元,ICL晶体植入单眼25500元起。相较于私立机构,协和虽价格相近,但更注重复杂病例的技术兜底能力,如术中应急机制及术后终身随访体系。
服务优化与健康科普
面对暑期“摘镜潮”,协和推出线上全流程管理:患者可通过APP预约“屈光手术中心”号源,检查结果自动同步;术后复查无需重复挂号,系统按恢复周期智能提醒。科室还制作《“摘镜”手术就诊流程图》,从初诊到术后随访逐步详解,提升患者体验。
在科普教育方面,团队持续输出内容: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近视诊疗体系融合了百年学科积淀与技术创新,覆盖从预防到手术的全周期需求。其核心优势在于:专家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疑难重症诊疗能力突出、技术迭代与服务优化同步并进。未来,随着5G远程医疗(如跨区域激光手术协作)和基因筛查等技术的深化,协和或将在近视早防早控、遗传机制干预领域进一步突破。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善用协和的分级诊疗资源——常规近视防控可就近选择协作医院,复杂手术或并发症则优先参考协和专家建议,以实现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