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详情 |
---|---|
张特医生信息 | 姓名:张特 |
临床职称:住院医师 | |
所在科室:眼肿瘤和眼眶病专科 | |
任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
执业地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肿瘤和眼眶病专科 | |
专业擅长:眼眶骨折、眼肿瘤、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眼睑肿瘤、眼眶淋巴管瘤、眼眶肿瘤、眼内肿瘤等眼肿瘤和眼眶病专科常见疾病 | |
挂号方式:1.微信:关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公众号预约;2.APP:下载“中山眼科中心”预约;3.电话:拨打020 - 114,按提示预约;4.现场:人工窗口或医院内自助机 | |
飞秒手术信息 | 手术技术:采用飞秒激光来制作角膜瓣或直接在角膜基质内进行切削,用于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视力问题 |
手术过程: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薄而均匀的角膜瓣,掀开角膜瓣,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改变角膜曲率,后复位角膜瓣 | |
手术优势:切口精准、平滑,术后恢复快,视力稳定,减少对角膜神经损伤,干眼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 |
适合人群: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近视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眼部健康(无角膜炎、结膜炎、青光眼、圆锥角膜等眼部疾病) |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概况 | 前身:1953年由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1965年移至现址建成眼科医院;1983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规模:总建筑面积12万平米,门诊量120多万人次、手术量8万多例,住院床位现有317张 | |
地位:全球规模大的公立眼科医院,我国具影响力的眼科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中国眼科合作机构,亚太眼科学会总部所在地,中、英、美眼科研究联盟单位,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眼科学重点学科、重要的眼科干部保健基地、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 |
师资力量 | 向孟清:分子医学,研究视网膜发育、再生和发病的分子机制;视网膜与视神经损伤和修复的分子机理;视网膜和神经 |
庄菁:眼科学,研究角膜及视网膜新生血管;圆锥角膜;近视手术术后干眼综合征等 | |
白内障科专家 | 刘奕志:教授,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尤其对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硬核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合并葡萄膜炎的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复杂病例治疗经验丰富,率先在国内开展超声乳化手术,上率先开展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手术,国内率先开展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技术,囊袋张力环植入术等多项新技术 |
林浩添:教授,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尤其对先天性白内障的防治、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转化有丰富经验 | |
吴明星:教授,从事眼科学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30余年,对眼科常见疾病防治有丰富临床诊治经验,精于白内障及晶状体相关疾病诊治,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尤其对硬核白内障,青光眼术后、葡萄膜炎、高度近视等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和人工晶状体脱位,外伤性白内障等复杂病例治疗经验丰富 | |
郑丹莹:教授,诊治白内障及其他与晶状体相关的疑难疾病,熟练完成各种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手术,包括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Ⅰ期和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人工晶体固定术等 | |
所在科室:白内障科 | |
眼底病科(区庄院区) | 科室地位:全国的眼底病科专科之一,发展为、国内的眼底病诊治和研究团队 |
专家团队:以科主任马进教授引领,正高教授/主任医师团队5人、研究员2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及专科医师等13人 | |
诊疗特色:以眼底病变精准诊治为特色,通过眼底影像学分析(包括眼底OCT、眼底荧光造影、眼底超声等),借助眼底手术、激光、眼内靶向药(玻璃体腔注药)等多种手段,致力于各类眼底疾病(包括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等,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的视网膜、脉络膜血管性疾病、病理性近视视网膜病变、急性或慢性视神经疾患)的病因和诊治分析等 | |
科室亮点:全国的眼底病疑难诊疗中心,患者来自全国32省市及欧美、港澳台,科室年门诊量超过8万人次,造影及相关影像检查超过4万眼次 | |
信息机房安全设备维保服务项目遴选 | 名:广州成翔计算机有限公司 |
第二名:广州帝博瑞克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
第三名:方欣科技有限公司,公示时间:2021年8月23日 — 8月27日,如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由法定代表人或投标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并附相关有效证明材料,向中心监察室反映 |
术语解释: - 飞秒激光:一种具有精度和瞬间功率的激光,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角膜组织的切割,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 超声乳化手术: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通过超声能量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吸出,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 - 眼底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近红外光对眼内组织进行断层成像的技术,可清晰显示眼底的细微结构。 - 眼底荧光造影:将荧光素钠注入人体静脉,然后利用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中荧光素钠的循环过程,以观察眼底血管的形态和功能。 - 玻璃体腔注药:将药物直接注入玻璃体腔内,以治疗眼底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