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视大国”的背景下,我国近视人群已突破7亿,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7。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作为广东省重点专科,依托公立医院的资源整合优势和技术积淀,构建了一套覆盖近视预防、精准矫正、复杂并发症诊疗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从基础验光配镜到高难度眼底手术,从青少年近视防控到中老年视功能重建,这里正成为守护市民眼健康的重要堡垒。
多维诊疗技术体系
佛山市二医院眼科的技术核心在于其设备与术式的双重创新。医院拥有德国蔡司全飞秒系统、阿玛仕Smart全激光平台、STAAR ICL晶体植入技术等前沿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支持主流近视矫正手术,更能针对不同角膜条件、近视度数及用眼需求提供化方案。
在技术升级方面,医院新启用的绿岛湖院区增设两间全飞秒手术室,并通过“AI眼底筛查系统”实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继发性近视并发症的早期预警。2025年数据表明,其全飞秒手术量同比增长35,术后24小时裸眼视力≥1.0的患者占比达92,体现了技术应用的成熟度。
个性化手术方案选择
针对差异化的近视矫治需求,医院建立分层级手术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术式均需通过20余项术前筛查,包括角膜地形图、眼底照相、泪液分泌测试等,确保方案精准匹配。例如,一位角膜厚度不足的1900度近视患者,经评估后选择ICL植入联合术后视觉训练,终视力恢复至0.8。
高度近视并发症防治
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引发的眼底病变是致盲主因之一。佛山市二医院在此领域展现出危急重症处置能力。例如,一位1500度近视的61岁患者因“黄斑前膜伴玻璃体牵拉”导致视力骤降,眼底外科团队通过微创玻璃体切割及前膜剥离术,成功修复视网膜结构。
防治体系涵盖三级干预:
便捷就医服务体系
为解决“挂号难”痛点,医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链路:
新启用的绿岛湖院区更提供1670个停车位及地铁接驳巴士,配合卫国路老院区形成双中心服务网络,辐射禅西、高明、三水等区域。
专家团队与技术特色
科室的临床实力植根于多学科协作的专家群:
团队近年完成多项“佛山首例”技术突破,如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生物工程角膜移植等。在科研层面,医生参与发表的《超声乳化BIGBAG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等论文,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总结与未来展望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通过技术精细化、服务人性化、防治体系化的三维重构,重新定义了公立眼科机构的近视诊疗标准。从全飞秒手术的快速恢复到高度近视并发症的急重症救治,从“一窗通办”的流程优化到双院区资源的协同配置,其核心价值在于让技术普惠化。
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在于:深化与博鳌超级医院的合作,加速特许药械的临床应用;扩展AI远程筛查网络,建立珠三角青少年近视防控联盟;探索基因疗法在遗传性高度近视中的干预潜力。正如一位接受ICL手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所言:“清晰的视界不仅是光学矫正,更是生活尊严的重建。”在近视防控的征途上,这里正成为一盏照亮迷雾的灯塔。
> 预约贴士:全飞秒术前需停戴隐形眼镜1周,检查携带既往病历;暑期高峰建议提前2周通过或微信服务号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