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类别 | 审核项目 | 审查要求 | 审查方法 | 分值/扣分标准 | 备注 |
---|---|---|---|---|---|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符合情况 | 床位配置 | 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内容 | 核查实际开放床位数 | 分值5分;床位配置低于基本标准低限扣5分,每低于副本床位数2扣1分 | |
科室设置 | 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符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内容;临床科室至少设有诊察室、治疗(输液)室、处置(配药)室、器械洗涤消毒室;功能布局合理,符合卫生学和无障碍设计要求,诊疗室、处置室、治疗室等各室分开,诊疗功能分区、流程合理 | 核查医疗机构科室设置;现场查看 | 分值5分;必设诊疗科目等缺1个扣5分 | ||
人员配备 | 达到相应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生、护士、卫技人员与科目相符;医师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医师;护士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急诊室(科)专(兼)职人员3名以上,至少有1名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人员 | 核查医生、护士、卫技人员花名册和资格、执业、职称证;查系统 | 分值10分;床位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每下降2扣1分;床护比每下降2扣1分;人员职称不达标每人扣5分;每个诊疗科目无注册医师扣2.5分;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达标扣2分/人;达不到基本标准扣10分 | ||
业务用房 | 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诊疗功能分区合理,每床建筑面积、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符合要求,业务用房能满足诊疗要求,诊疗功能分区、流程合理;建筑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有独立卫生间 | 核查建筑面积、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业务用房、诊疗室、输液室等;查看房产证或租约;看房屋现场 | 分值5分;建筑面积、病房不符合要求扣2分,诊疗功能分区、流程不合理扣2分 | ||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 | 医疗质量监管 | 有医疗质量监管制度;每月有医疗质量检查并公示;每半年有医疗质量检查总结,并有针对性改进措施 | 查看院长医疗质量查房记录、医疗质量检查记录 | ||
诊疗、护理规范执行 | 严格执行诊疗、护理常规、规范;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每月开展处方点评;使用新住院病案首页;落实14项核心制度;有省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表;病案及时归档,按规定时间妥善保存,无丢失等现象;有病历复印、查阅制度 | ||||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 | 有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管理科室;有医疗安全管理方案、措施;建立医疗纠纷档案,投诉登记台账;有医疗纠纷问责制度和问责记录 | ||||
医疗安全教育 | 有全员医疗安全教育制度;有全员医疗安全教育记录,每年不少于2次;科室质量安全控制记录本 | ||||
急诊室(科) | 医护人员能熟练操作与使用急诊室的各项设备;有急诊患者登记本 | ||||
设备配置 | 基本设备 | 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出诊箱、体温计、污物桶、压舌板、处置台、注射器、药品柜、纱布罐、紫外线灯、方盘、高压灭菌设备 | 现场查看 | ||
大型医用设备 | 达到相应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大型医用配置符合规定 | ||||
仪器设备 | X光机(200毫安以上,确保透视、拍片质量;保障检查者和受检者安全);B超机(输出声强小于10mw/cm²;探测深度大于150mm);所有设备必须具有计量检定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 ||||
其他设备 | 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 现场查看 | |||
规章制度 | 各项规章制度 | 有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人员岗位责任制;就诊登记、病历及处方管理;医疗废物管理;户外广告规范 | 查资料;查看现场及主要媒体 | ||
放射诊疗相关制度 | 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制定了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接受防护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为工作人员建立了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有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术语解释:
- 床位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指医疗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与床位数量的比例。
- 床护比:指病床数量与护士数量的比例。
- 三证:指毕业证、资格证、执业证。
引言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眼部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眼科医院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一家合格、优质的眼科医院,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还能在预防、保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现场审核作为评估眼科医院是否符合标准的重要手段,能够确保医院在各个方面达到相应的要求,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疗安全。那么,眼科医院现场审核表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审核的要点又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审核
床位配置审核
床位配置是衡量眼科医院规模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审核要求眼科医院的床位配置必须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内容。通过核查实际开放床位数,来判断医院是否达标。如果床位配置低于基本标准低限,将会扣除5分,每低于副本床位数2还会再扣1分。这一审核要点的目的在于确保医院有足够的床位来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避免因床位不足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例如,一家眼科医院原本登记的床位是50张,但实际开放只有40张,且低于基本标准低限,那么就会面临相应的扣分。
科室设置审核
科室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眼科医院的诊疗服务质量。医院的科室设置需要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符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内容。临床科室至少应设有诊察室、治疗(输液)室、处置(配药)室、器械洗涤消毒室等。同时,功能布局要合理,符合卫生学和无障碍设计要求,做到诊疗室、处置室、治疗室等各室分开,诊疗功能分区、流程合理。如果必设诊疗科目缺失1个,就会扣5分。例如,一家眼科医院没有设置器械洗涤消毒室,那么在审核中就会被扣分。合理的科室设置能够使医院的各项诊疗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人员配备审核
人员配备是眼科医院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关键。审核要求医院的人员配备达到相应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生、护士、卫技人员要与科目相符。医师至少要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医师,护士至少要有1名注册护士。在急诊室(科),专(兼)职人员需3名以上,且至少有1名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审核人员会核查医生、护士、卫技人员花名册和资格、执业、职称证。若床位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每下降2,床护比每下降2,人员职称不达标每人,每个诊疗科目无注册医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达标等情况,都会相应扣分。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和专业性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如,一家眼科医院的某个诊疗科目没有注册医师,这就可能导致该科目无法正常开展诊疗工作,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
业务用房审核
业务用房的审核主要关注其是否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诊疗功能分区是否合理。医院的每床建筑面积、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要符合要求,业务用房能满足诊疗要求,诊疗功能分区、流程合理。同时,建筑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有独立卫生间。审核时会核查建筑面积、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业务用房、诊疗室、输液室等,查看房产证或租约,并实地查看房屋现场。如果建筑面积、病房不符合要求,诊疗功能分区、流程不合理,都会相应扣分。良好的业务用房条件能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也有利于医院的医疗工作顺利进行。例如,一家眼科医院的诊疗室面积过小,导致患者和医护人员活动空间受限,就会影响诊疗工作的开展。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审核
医疗质量监管审核
医疗质量监管是眼科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审核要求医院有医疗质量监管制度,每月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并公示,每半年有医疗质量检查总结,并有针对性改进措施。审核人员会查看院长医疗质量查房记录、医疗质量检查记录。通过严格的医疗质量监管,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例如,一家眼科医院通过每月的医疗质量检查,发现某医生在手术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及时对该医生进行了培训和纠正,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
诊疗、护理规范执行审核
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是确保患者得到正确治疗的关键。医院需要严格执行诊疗、护理常规、规范,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每月开展处方点评,使用新住院病案首页,落实14项核心制度,有省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表,病案及时归档,按规定时间妥善保存,无丢失等现象,并有病历复印、查阅制度。只有严格执行这些规范,才能保证医疗行为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治疗效果。比如,一家眼科医院在病历书写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方案等信息,这不仅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也为后续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审核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审核要求医院有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管理科室,有医疗安全管理方案、措施,建立医疗纠纷档案,投诉登记台账,有医疗纠纷问责制度和问责记录。通过完善的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机制,能够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例如,一家眼科医院在接到患者的投诉后,能够迅速启动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对患者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从而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医疗安全教育审核
医疗安全教育是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重要措施。医院需要有全员医疗安全教育制度,有全员医疗安全教育记录,每年不少于2次,同时要有科室质量安全控制记录本。通过定期的医疗安全教育,能够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比如,一家眼科医院通过组织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让医护人员了解到在手术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如何避免感染等问题,从而提高了医疗安全水平。
急诊室(科)审核
急诊室(科)是医院应对紧急情况的重要部门。审核要求急诊室(科)专(兼)职人员3名以上,至少有1名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医护人员能熟练操作与使用急诊室的各项设备,并有急诊患者登记本。这是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医院能够迅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救治。例如,当遇到眼部外伤等紧急情况时,急诊室(科)的医护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为患者进行治疗,争取的治疗时机。
设备配置审核
基本设备审核
基本设备是眼科医院开展日常诊疗工作的基础。审核要求医院配备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出诊箱、体温计、污物桶、压舌板、处置台、注射器、药品柜、纱布罐、紫外线灯、方盘、高压灭菌设备等。审核人员会进行现场查看,以确保这些基本设备的配备齐全且能够正常使用。齐全的基本设备能够满足医院日常诊疗的基本需求,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例如,一个诊察室如果没有配备听诊器,就无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
大型医用设备审核
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也是审核的重要内容。医院的大型医用设备需要达到相应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且大型医用配置要符合规定。这些大型医用设备能够为医院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例如,一台先进的眼科检查设备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患者的眼部结构,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仪器设备审核
仪器设备的审核主要关注其性能和安全性。医院需要配备X光机(200毫安以上,确保透视、拍片质量;保障检查者和受检者安全)、B超机(输出声强小于10mw/cm²;探测深度大于150mm)等设备,且所有设备必须具有计量检定证书,且在有效期内。这是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误诊和医疗事故。例如,一台没有经过计量检定的X光机,可能会出现图像不清晰等问题,影响医生的诊断。
其他设备审核
除了基本设备和大型医用设备外,医院还需要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审核人员会进行现场查看,以确保这些设备的配备符合要求。这些其他设备能够满足医院不同诊疗科目的特殊需求,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例如,一家眼科医院开展了近视矫正手术,就需要配备相应的手术设备。
规章制度审核
各项规章制度审核
医院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人员岗位责任制;就诊登记、病历及处方管理;医疗废物管理;户外广告规范等。审核人员会通过查资料、查看现场及主要媒体等方式进行审核。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规范医院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能够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放射诊疗相关制度审核
对于涉及放射诊疗的眼科医院,还需要审核其放射诊疗相关制度。医院需要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制定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接受防护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为工作人员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有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这是为了保障放射诊疗工作的安全进行,减少辐射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危害。例如,一家眼科医院在进行眼部放射检查时,严格按照放射诊疗相关制度操作,确保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结论
眼科医院现场审核表涵盖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设备配置、规章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严格的审核,能够确保眼科医院在各个方面达到相应的标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对于眼科医院来说,应高度重视现场审核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眼科医院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审核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在未来,随着人们对眼部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眼科医院也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希望眼科医院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眼部医疗服务,共同守护人们的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