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
麦粒肿
霰粒肿
别名
睑腺炎、针眼、睑板腺炎
睑板腺囊肿,中医病名胞生痰核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
遗传性
无遗传性
-
就诊科室
眼科
-
发病部位
眼
眼
常见症状
眼睑红肿、发热、疼痛、疖、脓包
眼睑肤色正常,可见硬核突起,触之有如米粒或豆粒大小的硬核,按之不痛,与皮肤无粘连。眼睑内面局限性紫红或黄白色隆起。小者症状不明显,大者可有坠胀感,如果从睑内面溃破,可有摩擦感
主要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西医: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导致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长期慢性刺激而引起;中医:痰火结滞形成,恣食炙烤厚味,脾失健运,湿痰内聚,上阻胞睑脉络,与气血混结而成
检查项目
眼科检查、血液学检查
-
传染性
一般不会传染
-
好发人群
可广泛发生于各类人群,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以及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
-
临床分类
外睑腺炎:感染发生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内睑腺炎:感染发生于睑板腺
-
治疗方式
麦粒肿
霰粒肿
一般治疗
早期可通过热敷进行治疗,每天热敷3 - 4次,每次大概10 - 15分钟,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麦粒肿的消退;麦粒肿早期和晚期炎症消退期患者还可行眼部热敷,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帮助局部的炎症消散
早期的结节和小包块,如果没有红肿可采用热敷并使用抗菌眼药水清洁睑缘和结膜,减少炎症的刺激,如果有囊肿红肿的炎症表现,则不建议热敷,避免刺激并加重病情
药物治疗
早期可适当局部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滴眼剂或眼膏,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对于疼痛比较剧烈的患者,还可适当采用止痛药物进行缓解,如布洛芬等,具体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和眼药配合局部按摩、热敷,注意需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中医治疗可内服化痰散结类中药,配合软坚散结类中药外敷、雾化
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眼睛长麦粒肿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如果出现难治性脓肿,可考虑切开进行排脓治疗;如果形成的脓肿较大,且机体不能自行吸收,必须通过手术将内部脓液排出。手术方式有外科手术(通过局部麻醉,切开眼睑局部麦粒肿的皮肤及眼睑腺,切除腺内积累的分泌物,清除麦粒肿)和激光手术(采用超短脉冲、高能量的激光器进行手术,特点是创伤小、出血量少、操作简便,并且恢复快,对于患者的疼痛比较少)
如果肿包较大,久不消退可以采用手术方式;硬核大、保守治疗无效或已形成肉芽肿者,可手术治疗
医院名称
医院等级
评论数量
科室数量
医生数量
综合评分
地址
三甲综合(未明确医院名称)
三甲综合
1819条
110个
590位
529
河南省洛阳市中州中路
郑州人民医院
三甲综合
1656条
213个
1266位
442
黄河路33号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综合
7条
31个
89位
204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路636号
术语解释:
-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针眼、睑板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眼部疾病,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外睑腺炎和内睑腺炎。
- 霰粒肿:又名睑板腺囊肿,中医病名为胞生痰核,是睑板腺的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 外睑腺炎:麦粒肿的一种,感染发生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
- 内睑腺炎:麦粒肿的一种,感染发生于睑板腺。
- 外科手术:针对麦粒肿的手术方式之一,通过局部麻醉,切开眼睑局部麦粒肿的皮肤及眼睑腺,切除腺内积累的分泌物,清除麦粒肿。
- 激光手术:采用超短脉冲、高能量的激光器进行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操作简便、恢复快、疼痛少等特点。
备注:
- 麦粒肿患者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加重病情,注意眼周卫生,平时还需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 霰粒肿患者建议注意饮食习惯,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在麦粒肿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眼睛特别检查,评估手术风险,并提供必要的术前准备说明。手术后,患者应按医生的要求进行术后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触碰或揉擦眼睛,同时避免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出现眼睛疼痛、发炎、流黄水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 当麦粒肿患者形成脓肿时,不可自行触碰或者将其挤破,以免引起面部的严重感染。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霰粒肿患者使用眼药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