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事项 | 涉及医院 | 具体情况 | 处理结果 |
---|---|---|---|
出具虚假诊断证明 | 江苏南京爱尔眼科医院 | 完成近视手术后,将未填写手术时间的诊断证明交给患者或家属,嘱咐其自行填写虚假时间以通过体检;如青年王某2022年8月手术,自行填写手术时间为2021年12月后顺利进入某单位 | 三省在卫健委发函前已根据日常监督和群众反映,掌握部分爱尔眼科医院出具虚假诊断证明情形,并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本轮排查新发现的违规情形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置 |
扬州爱尔眼科医院 | 三省在卫健委发函前已根据日常监督和群众反映,掌握部分爱尔眼科医院出具虚假诊断证明情形,并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本轮排查新发现的违规情形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置 | ||
安徽蚌埠爱尔眼科医院 |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针对医院存在的开具诊断证明书不规范问题,给予蚌埠爱尔眼科医院、当事医生作出警告、罚款、不良执业记分等行政处罚;2024年8月9日,因2022年8月11日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周某某为患者王某进行屈光检查并在病历上签字,罚款2万元 | ||
湖北咸宁爱尔眼科医院 | 三省在卫健委发函前已根据日常监督和群众反映,掌握部分爱尔眼科医院出具虚假诊断证明情形,并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本轮排查新发现的违规情形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置 | ||
商业贿赂 | 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 | 2022年被举报,向转介人支付超78万元回扣,涉及多名医疗系统员工和公职人员 | 2023年4月处理完毕,该医疗机构已注销,涉案相关人员已由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
医生手术不当 | 贵港爱尔眼科医院 | 2019年12月12日,手术过程中医生用手锤压提醒局部麻醉下伸手试图摸眼部的患者 |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调查组初步认定,贵港爱尔眼科医院还存在其他严重违反集团规定的问题,应承担相应责任;贵港市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核查处理 |
涉嫌贿赂公职人员 | 贵港爱尔眼科医院 | 2023年12月被艾芬爆料 | 贵港市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核查处理 |
解释说明:屈光项目是以各类近视矫正手术为主的业务,是爱尔眼科赚钱的项目之一,毛利率可达50以上。
引言
在眼科医疗领域,爱尔眼科医院可谓是大名鼎鼎。它作为一家知名的眼科医疗连锁机构,多年来凭借广泛的布局和宣传,吸引了众多患者的目光。然而,近期爱尔眼科医院却不断被曝光出一系列问题,从出具虚假诊断证明到商业贿赂,再到此前的医疗纠纷事件,这一系列负面消息让这家曾经备受信赖的医院陷入了舆论的漩涡。这些问题不仅引发了公众对爱尔眼科医院的质疑,也让整个医疗行业的规范和诚信受到了关注。那么,爱尔眼科医院究竟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隐情呢?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
爱尔眼科医院的主要业务与核心项目
爱尔眼科的业务广泛,涵盖了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白内障项目等多个领域。其中,以各类近视矫正手术为主的屈光项目是其核心且赚钱的业务之一,毛利率可达50以上。随着人们对视力矫正需求的不断增加,近视矫正手术市场日益庞大,爱尔眼科也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屈光项目的高利润,使得它成为了爱尔眼科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正是这个核心业务,却成为了此次被曝光问题的重灾区。
出具虚假诊断证明问题
事件曝光过程
2024年7月31日,有人向卫生健康委员会实名举报多地爱尔眼科医院为牟利伪造某类专项近视手术时间。举报信显示,诊断证明上医生签名和医院盖章都已完成,但手术时间却不填写,医院将这样的诊断证明交给做完近视手术的青年或家长,嘱咐对方自行填写虚假的手术时间再交给相关部门以通过体检。根据相关体检标准,体检者可以进行近视矫正手术,但要求“屈光不正经准分子激光手术(不含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其他术式)后半年以上”。
举报人还列举了具体案例,青年王某于2022年8月在蚌埠爱尔和平眼科医院做眼底激光手术,次日做近视手术,2022年9月1日进入某单位。2024年10月12日,卫健委回复称,江苏、安徽、湖北三省分别会同多部门,组织专家和监督执法人员,共对辖区内爱尔眼科医院公司下属93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排查。排查发现江苏南京爱尔眼科医院、扬州爱尔眼科医院、安徽蚌埠爱尔眼科医院、湖北咸宁爱尔眼科医院等4家医院涉嫌出具虚假诊断证明。
典型案例分析
以蚌埠爱尔眼科医院的王某事件为例,2022年8月,青年王某因视力未能达到某单位要求,在该医院行双眼全飞秒手术治疗。术后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书但未填写日期,王某自行将时间填写为2021年12月,顺利进入某单位。后王某因右眼“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病”,经治疗无效死亡。其父亲举报后,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已针对医院存在的开具诊断证明书不规范问题,给予蚌埠爱尔眼科医院、当事医生作出警告、罚款、不良执业记分等行政处罚。记者还查询到2024年8月9日蚌埠市卫健委官网发布的《蚌埠爱尔和平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内容为“2022年8月11日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周某某为患者王某进行屈光检查并在病历上签字”,罚款2万元。
内部人员爆料
爱尔眼科前员工李华(化名)透露,“出具虚假诊断证明”在爱尔并不是秘密。近视矫正手术对一些参加特殊招录的青年来说是“刚需”,而正常情况下公立医院不给开虚假证明,爱尔说可以开,这吸引了家长带着孩子来做手术。李华还提供了一份盖有爱尔眼科医疗诊断证明专用章的“疾病诊断证明书”,空白处均为手写录入。他指出,现在公立医院普遍已用电子病历,宣称高端先进的爱尔却没有大面积推广。而且这份诊断证明中,“定期复查”后面是空白,“于什么时间”并未填写,留给家长自行发挥。他还表示,如果把手术发票时间和诊断证明上的手术时间核对,就可以发现问题。
问题的危害与影响
出具虚假诊断证明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医疗行业的基本规范,不仅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公信力,也给患者带来了潜在的健康风险。对于那些依靠虚假诊断证明通过体检的人来说,可能会因为手术时间不符合实际情况,而在后续的工作或生活中面临视力问题的困扰。同时,这种行为也破坏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让一些本不符合条件的人进入了特定的岗位或领域。
商业贿赂问题
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案例
在卫健委的回函中,披露了爱尔眼科涉嫌商业贿赂的问题。2022年宿迁市卫健委收到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商业贿赂问题的举报,联合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开展调查,并于2023年4月处理完毕。目前,该医疗机构已经注销,涉案相关人员已由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据了解,该医院向转介人支付超78万元回扣,涉及多名医疗系统员工和公职人员。
其他相关举报
知名抗疫医者艾芬也曾向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市场监管局举报汾阳爱尔眼科涉嫌商业贿赂。商业贿赂行为严重破坏了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使得医疗资源的分配无法按照合理的规则进行,也损害了其他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同时,这种行为还可能导致医疗费用的虚高,增加患者的负担。
多次陷入的医疗纠纷
贵港爱尔眼科医院手术事件
2023年12月,艾芬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称,贵港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在手术台上用拳头猛击患者头部,该事件引发网友关注。贵港爱尔眼科公众号发布声明称,此事发生于2019年12月12日。患者覃某,诊断左眼白内障,左眼晶体脱位,术前视力光感。手术过程中,由于是局部麻醉,患者有手术不耐受,伸手向上试图摸眼部,眼部附近为手术无菌区域,一旦触摸将可能造成感染,且手术正在进行,医生为避免发生危险,情急之中用手迅速锤压提醒患者,不存在伤害患者的动机和行为。
涉嫌贿赂公职人员爆料
2023年12月21日,艾芬再次爆料,贵港爱尔眼科医院涉嫌贿赂公职人员。23日下午,贵港市纪委监委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依规依纪依法对相关情况开展核查处理。同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成立的调查组初步认定,贵港爱尔眼科医院还存在其他严重违反集团规定的问题,应承担相应责任。这些医疗纠纷事件不仅对患者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让爱尔眼科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业绩增长暴露颓势
爱尔眼科曾经是眼科赛道的明星企业,但近些年逐渐暴露颓势。从市值来看,2021年,爱尔眼科市值曾接近4000亿元,截至2024年11月21日,该公司股价收盘报15.01元/股,总市值已经不及1400亿元。业绩方面,虽然2023年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203.67亿元,同比增长26.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59亿元,同比增长33.07,但频繁曝光的负面事件无疑给其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限售股解禁对股价产生了潜在的压力。2024年12月16日,部分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上市流通,本次符合解锁条件的激励对象共4582人,申请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共计20,000,097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2144,按当前股价计算,解禁市值近3亿元。解禁意味着市场上的股票供给会增加,尽管解禁对股价的终影响是由实际解禁规模、个股基本面、大盘承压能力等诸多因素综合而定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潜在的股价下跌风险始终存在。
另一方面,负面消息频出让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担忧。从过度收购到违规经营等问题不断被曝光,这使得投资者对爱尔眼科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爱尔眼科的回应与整改情况
针对卫健委的排查结果和相关问题,爱尔眼科回应称,回函中所提到的有关医院违规事宜,属地监管部门已经给予相应处罚,相关涉事医院已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进行了整改,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也按照内部规定,对涉事医院相关负责人做出了严肃处理。然而,艾芬却认为其揭露的只是冰山一角,继续坚持揭露和举报。
对于爱尔眼科的整改情况,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虽然医院表示已经进行了整改,但如何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是爱尔眼科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也是摆在爱尔眼科面前的一道难题。
事件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爱尔眼科医院被曝光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对整个医疗行业规范和诚信的关注。此次事件的严肃处理,有助于强化整个医疗行业对规范出具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的重视,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医疗行业作为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领域,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对患者的启示
对于患者来说,在选择医疗机构时,不能仅仅看重医院的名气和宣传,更要关注医院的信誉和口碑。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要仔细核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企业发展的警示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爱尔眼科的案例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只有诚信经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类似的负面事件发生。
结论
爱尔眼科医院被曝光的出具虚假诊断证明、商业贿赂以及多次医疗纠纷等问题,暴露出其在内控管理上的严重漏洞。这些问题不仅对医院自身的声誉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关注和思考。尽管爱尔眼科表示已经进行了整改,但要想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对于医疗行业来说,此次事件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各医疗机构应以此为鉴,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医疗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患者而言,要保持警惕,选择正规、可靠的医疗机构就医。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医疗行业能够更加规范、透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展望未来,爱尔眼科医院如果能够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整改,建立健全长效的监管机制,还是有可能重新走上正轨,恢复其在眼科医疗领域的良好形象。同时,整个医疗行业也有望在此次事件的推动下,不断完善自身,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