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级别 | 病情依据/适用范围 | 护理要点 |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
---|---|---|---|
特级护理 | 1. 老年患者伴全身慢性疾病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 重症监护患者;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 1. 入抢救室,24小时专人护理(来不及搬运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的病人,可就地抢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填写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准确测量出入量;3.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照顾病人,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功能体位,预防并发症;4.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整洁、安全;5.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疾病相关的护理健康宣教和指导;6. 实施床旁交接班。 | 1. 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1次/日;2. 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1次/日;3. 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4. 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5. 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需要时;6. 床上温水擦浴:1次/2 - 3日;7. 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1次/周)、指/趾甲护理,需要时;8. 协助患者点眼药水、涂眼药膏,需要时。 |
一级护理 | 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眼爆炸伤合并气胸或颅内出血,青光眼等合并高血压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 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患者,如眼外伤合并骨折,多发伤,术后出现出血等并发症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休息者;3. 大手术术后早期需卧床患者,如全麻术后六小时等需要监护的患者还未下床者;4. 生活部分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5. 合并眼外伤且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6. 眼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7. 双眼视力低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8. 全麻手术后未清醒的患者。 | 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眼部有无疼痛,切口敷料情况,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及时执行各种治疗措施,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3.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颜面部及头发护理、指甲护理、眼部护理、滴鼻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防止患者坠床、跌伤等;4. 根据眼部病变或手术部位采取正确的卧位,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位;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提供用眼卫生、滴眼药注意事项、眼病相关知识、术前后的健康教育;6. 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使患者清洁、舒适;7. 实施床边交接班。 | 患者生活不能自理:1. 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1次/日;2. 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1次/日;3. 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4. 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5. 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需要时;6. 床上温水擦浴:1次/2 - 3日;7. 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1次/周)、指/趾甲护理,需要时;8. 协助患者点眼药水、涂眼药膏,需要时。患者生活部分自理:1. 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2. 晚间护理:协助面部清洁、会阴护理、足部清洁(1次/日);3. 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4. 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5. 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需要时);6. 床上温水擦浴:1次/2 - 3日;7. 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协助洗头、协助指/趾甲护理(需要时);8. 协助患者点眼药水、涂眼药膏,需要时。 |
二级护理 | 1. 病情较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外伤、慢性泪囊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泪囊炎、视神经炎、眼化学伤等患者;2.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如前房积血的患者;3.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如婴幼儿、眼科高龄患者、手术后双眼包扎及双眼视力差生活部分自理患者。 | 1.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眼部有无疼痛、切口敷料情况;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及时执行各种治疗措施,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3.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实施专科护理,如眼部护理、滴鼻护理等,颜面部及头发护理、指甲护理,实施安全措施,防止患者坠床、跌伤等;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提供用眼卫生、滴眼药注意事项、眼病相关知识、术前后的健康教育;5. 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协助下床活动、协助如厕,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使患者清洁、舒适。 | 无明确统一详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表述,需根据患者自理情况协助完成生活护理,如协助晨、晚间护理,协助进食水,协助擦洗,更衣等。 |
三级护理 | 1. 病情稳定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如翼状胬肉、斜视等患者;2. 处于康复期且生活完全自理患者。 | 1.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3.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4. 每日整理床单位,保持衣裤及被服清洁;5. 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 无明确详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表述,强调每日整理床单位,保持衣裤及被服清洁。 |
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技术,用于连续、缓慢地清除体内过多水分和溶质,主要用于重症患者的肾脏支持治疗等。
在医疗领域,眼科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程度各异,患者的自理能力也不尽相同。为了确保不同病情和需求的眼科患者都能得到适宜、的护理服务,眼科医院实行分级护理制度至关重要。分级护理制度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护理资源,提升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眼科医院的分级护理方法。
分级护理制度概述
分级护理制度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将患者分为不同级别进行护理的制度。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国内分级护理制度通常将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等,而国外分级护理制度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护理需求,护理级别划分更为细致,例如美国将护理级别分为重症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护理等。
在眼科医院,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是以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和视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护士需要遵守眼科护理技术规范和眼科疾病护理常规,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及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各级护理的适用范围与病情依据
特级护理
特级护理针对的是病情极为危重的患者。包括老年患者伴全身慢性疾病且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以及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眼爆炸伤合并气胸或颅内出血,青光眼等合并高血压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的患者,像眼外伤合并骨折,多发伤,术后出现出血等并发症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休息者;大手术术后早期需卧床的患者,例如全麻术后六小时等需要监护的患者还未下床者;生活部分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合并眼外伤且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眼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双眼视力低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全麻手术后未清醒的患者都属于一级护理的范畴。
二级护理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相对稳定但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比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外伤、慢性泪囊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泪囊炎、视神经炎、眼化学伤等患者;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如前房积血的患者;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如婴幼儿、眼科高龄患者、手术后双眼包扎及双眼视力差生活部分自理患者。
三级护理
三级护理主要针对病情稳定且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如翼状胬肉、斜视等患者,以及处于康复期且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
各级护理的具体要点
特级护理要点
特级护理要求的关注度和专业护理。患者需进入抢救室,接受24小时专人护理(若来不及搬运或病情突然变化,可就地抢救)。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认真填写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严格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和给药措施,准确测量出入量。同时,要根据患者病情,做好优质护理服务,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功能体位,预防并发症。此外,还要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整洁、安全,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疾病相关的护理健康宣教和指导,并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要点
一级护理需要每小时巡视患者,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留意患者眼部有无疼痛、切口敷料情况,并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严格按照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及时执行各种治疗措施,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颜面部及头发护理、指甲护理、眼部护理、滴鼻护理等,同时实施安全措施,防止患者坠床、跌伤等。根据眼部病变或手术部位采取正确的卧位,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位。为患者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包括用眼卫生、滴眼药注意事项、眼病相关知识、术前后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使患者清洁、舒适,并实施床边交接班。
二级护理要点
二级护理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眼部有无疼痛、切口敷料情况,并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按照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及时执行各种治疗措施,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实施专科护理,如眼部护理、滴鼻护理等,颜面部及头发护理、指甲护理,防止患者坠床、跌伤等。为患者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如用眼卫生、滴眼药注意事项、眼病相关知识、术前后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协助如厕,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使患者清洁、舒适。
三级护理要点
三级护理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依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为患者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每日整理床单位,保持衣裤及被服清洁,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各级护理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特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特级护理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全面且细致。晨间护理包括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每日1次;晚间护理有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每日1次。对于非禁食患者,要协助其进食/水。卧位护理方面,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必要时协助床上移动、进行压疮预防及护理。排泄护理包括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每日2次),按需进行。床上温水擦浴每2 - 3日1次,其他护理如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每周1次)、指/趾甲护理,按需开展,同时按需协助患者点眼药水、涂眼药膏。
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一级护理根据患者生活自理情况有所不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晨间护理和晚间护理与特级护理类似,同样要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水,卧位护理、排泄护理、床上温水擦浴、其他护理以及协助点眼药水、涂眼药膏等也有相应要求。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晨间护理是整理床单位、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每日1次),晚间护理是协助面部清洁、会阴护理、足部清洁(每日1次),其他护理服务也会根据自理情况进行协助。
二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二级护理虽然没有像特级和一级护理那样明确统一详细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表述,但强调根据患者自理情况协助完成生活护理,如协助晨、晚间护理,协助进食水,协助擦洗,更衣等。
三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三级护理主要强调每日整理床单位,保持衣裤及被服清洁,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相对简洁。
特殊护理措施
一级护理特殊措施
在一级护理中,除了常规护理要点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外,还有一些特殊措施。要保持眼部清洁,定期清洁眼部,去除分泌物和污垢,防止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眼部症状,如疼痛、红肿、视力变化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避免患者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强光、化学物质等,以保护眼睛。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眼部药物治疗,如、抗炎药、人工泪液等。
二级护理特殊措施
二级护理中,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眼部包扎,以保护伤口或防止感染。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专业的眼科护理服务,如换药、拆线、调整绷带等。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给予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三级护理特殊措施
三级护理中,对于感染性眼病患者,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加强眼部清洁和药物治疗。对于化学性眼外伤患者,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并尽快就医。
分级护理制度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意义
眼科分级护理制度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能够明确眼科分级护理的管理目标,确保不同病情、不同需求的患者均能获得相应的护理服务。通过分级护理,合理划分护理任务与责任,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利用。保障患者安全和舒适,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建立规范化的护理管理体系,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发展趋势
未来,眼科护理将朝着更加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手段和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同时,会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能会引入更多先进的护理技术和设备,提升护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总结与建议
眼科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是保障患者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各级护理的适用范围、护理要点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能够为不同病情和自理能力的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护理服务。为了进一步完善分级护理制度,建议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对分级护理制度的认识。定期对分级护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患者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提高他们对分级护理制度的理解和配合度,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之,眼科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体系,需要医院各部门和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眼科护理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