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维度 | 具体内容 |
---|---|
护理工作及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 | 1. 按计划支援其他科室16天,参加全院性护理质控工作5次,外出保健2人次,完成“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救助患者”手术护理110例。 2. 至11月,收治病人1239人(同期比增加31),出院1223人(同期比增加17),病床使用率89.2(增加17),眼科住院病人手术台数812台(增加34),lasik手术台数492台(减少19),眼底荧光造影226例(增长43),眼底照相792例(增长54),输液增加26。 3. 至9月,眼科业务总收入增长15,总结余增长12。 |
培训考核方面 | 1. 组织护理人员多媒体业务学习12次,参加人次134人;组织护理查房12次,参加人次134人。 2. 进行三基理论考试12次,参加人员112人次,合格率100;操作考核164人次,合格率100。 |
护理质量 | 1. 落实一级质控工作24次,召开护理质量反馈会44次。 2. 正确对待各级质控和查房问题,分析原因并制订整改措施,改进护理工作8项。 |
护理安全方面 | 1. 落实眼科患者滑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预防措施,对13例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落实相关措施,防止安全事件发生。 2. 利用护理工作缺陷登记本交流,消除工作中的安全隐患10件,改进护理工作5项。 3. 重视不良事件教训,规范药疗服务行为,做好用药告知服务。 |
简化护理文书 | 在相关规定框架下,根据护理部要求和眼科病人特点,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等,保证护理文书质量,缩短书写时间,增加床边护理时间。 |
患者安全管理 | 1. 加强患者安全教育,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 2. 统计分析住院患者数量、病种分布、护理操作数量与质量、患者满意度等,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护理质量提升举措与效果 | 1. 完善护理制度,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2. 定期组织护士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水平。 3. 定期评估护理质量,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效果。 4. 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 |
团队协作与个人成长 | 1. 评估团队协作情况,找出问题和不足。 2. 总结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和贡献,明确发展方向。 3.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解决团队问题和矛盾。 |
未来计划与展望 | 制定个人和团队的未来计划和目标,为眼科住院部的发展做出贡献。 |
专业技能提升与培训经历 | 1. 学习眼科护理基础知识、技术及操作规范,参加眼科护理和护理管理培训课程,提高专业和管理能力。 2. 熟练掌握眼科常规护理操作和手术配合,积极探索新护理技术和方法。 3. 深入学习眼科疾病知识,关注领域新进展并应用于实践。 |
患者服务与满意度调查反馈 | 1. 优化住院流程、术前准备、医嘱执行和出院指导等服务流程。 2. 患者满意度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整体满意度较去年有所提升。 |
注:部分数据统计时间有所不同,如患者收治、出院等数据统计至11月,经济收入数据统计至9月。
术语解释: - 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控制的初级环节,通常由科室内部进行的质量检查和管理。 - 三基理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 Lasik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 - 眼底荧光造影:通过向人体静脉内注射荧光素钠,利用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中荧光素钠随血液循环的动态变化过程,以辅助诊断眼底疾病。
在眼科医院住院部,护士们肩负着守护患者眼部健康的重任。他们的工作不仅关乎患者的视力恢复,更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眼科医院住院部护士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护理工作及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眼科住院部护士严格按照护理部和大外科的工作计划,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指令性任务。她们积极支援其他科室,共计16天,展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和大局意识。同时,参与全院性护理质控工作5次,为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此外,还有2人次参加外出保健工作,拓宽了护理服务的范围。
在患者护理方面,成果显著。至11月止,收治病人达到1239人,与同期相比增加了31;出院人数为1223人,同期比增加17。病床使用率高达89.2,较之前增加了17。这一系列数据的增长,不仅体现了医院的良好口碑和患者的信任,也对护士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术护理工作也有序开展。眼科住院病人手术台数达到812台,增加了34,显示出医院眼科手术业务的蓬勃发展。不过,lasik手术台数为492台,减少了19,这可能与市场竞争、技术更新等多种因素有关。同时,眼底荧光造影226例,增长43,眼底照相792例,增长54,输液增加26,这些数据反映了眼科检查和治疗需求的增长,护士们在这些工作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在经济收入方面,至9月份为止,眼科业务总收入增长15,总结余增长12。这得益于护士们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促进了医院业务的发展。
培训考核方面
为了提高护士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医院组织了丰富多样的培训和考核活动。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业务学习12次,参加人次达到134人,使护士们能够及时了解眼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同时,组织护理查房12次,参加人次同样为134人,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升了护士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核方面,进行三基理论考试12次,参加人员112人次,合格率达到100;操作考核164人次,合格率也为100。这表明护士们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都具备了较高的水平,为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狠抓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眼科住院部护士们高度重视这一点。在一级质控工作中,组织进行了24次,召开了护理质量反馈会44次。通过这些活动,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整改。同时,正确对待二级质控、三级质控、行政查房、护士长夜查房等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科室的经验教训,定期组织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讨论制订整改措施,落实护理工作。
针对存在的问题,护士们积极制订整改措施,改进护理工作8项。例如,优化护理流程、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使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护理安全方面
眼科患者由于视力问题,存在滑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风险。护士们针对这一特点,继续落实相关预防措施,做好患者身份识别、药品管理、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程序等工作。全年对13例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进行了风险评估,并落实相关措施,成功防止了安全事件的发生。
此外,护士们还利用护理工作缺陷登记本作为科内人员工作交流平台,全员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大局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做好每一件事,踏实完成每一项工作,形成了护理质量人人把关的工作氛围。全体人员主动参与科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互相补台,及时消除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10件,改进护理工作5项。
对于不良事件带来的教训,护士们也十分重视。上半年发生一例因发药不规范的护理差错后,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查找科室安全隐患,整改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科内药疗服务行为,做好用药告知服务,保障了病人安全用药。同时,借鉴其他科室的安全问题和不良事件,在科内进行举一反三的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简化护理文书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的框架下,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和眼科病人特点,护士们采用了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眼科巡查记录单、大批患者入院资料收集表单等。这些表单的使用,保证了护理文书真实、客观、及时、正确、完善,同时缩短了护理人员的书写记录时间,增加了床边护理时间,使护士们能够更多地陪伴在患者身边,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患者安全管理
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是眼科住院部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她们通过多种方式,如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等,向患者普及眼科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护士们还会统计并分析住院患者数量、病种分布情况,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通过对护理操作的数量进行评估,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找出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护理质量提升举措与效果
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医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首先,修订和完善护理制度,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通过明确工作流程和标准,使护士们的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培训内容涵盖眼科护理基础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使护士们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评估,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效果,形成了持续改进的良好机制。
关注眼科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应用于临床实践。例如,引进先进的眼科检查设备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护理服务。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团队协作与个人成长
在眼科住院部,团队协作至关重要。护士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通过评估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情况,找出协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同时,护士们也注重个人成长和贡献。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和学习,她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技术和方法,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做出了贡献。每个护士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为眼科住院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也是团队管理的重要环节。护士们之间、护士与医生之间能够及时沟通,解决团队中的问题和矛盾,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
未来计划与展望
展望未来,眼科住院部护士们制定了明确的个人和团队计划和目标。在个人方面,护士们将继续加强眼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参与眼科领域的科研项目,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技术,为眼科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团队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继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优质的护理服务。
同时,护士们还将积极参与医院的各项活动,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下,眼科住院部的护理工作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患者的眼部健康保驾护航。
专业技能提升与培训经历
护士们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眼科护理基础知识、护理技术及操作规范,使她们能够更加熟练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例如,熟练掌握滴眼液、涂眼膏、结膜下注射等操作,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参加眼科护理培训课程,让护士们深入了解了眼科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提高了对眼科疾病的识别能力。通过阅读专业文献、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关注眼科领域的新技术、新疗法和新进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此外,参加护理管理培训课程,使护士们学习了护理管理理念、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护理管理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协调团队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患者服务与满意度调查反馈
为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眼科住院部护士们对患者服务流程进行了优化。通过简化住院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和办理手续的复杂度,提高了住院效率。针对眼科手术特点,加强术前宣教和准备,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和术前注意事项,减轻了患者的紧张情绪。
强化医护人员对患者医嘱的执行,确保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检查,提高了治疗效果。完善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建议和后续治疗建议,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健康。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发现,患者满意度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患者整体满意度较去年有所提升,特别是在医护服务态度、专业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这说明护士们的努力取得了成效,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总之,眼科医院住院部护士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她们在护理工作、培训考核、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患者服务等方面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为患者的眼部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的工作中,她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眼科住院部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