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详情 |
---|---|
散瞳定义 | 通过使用药物(通常是滴眼液)麻痹睫状肌,去除因调节功能导致的屈光度误差,睫状肌麻痹后会伴随有瞳孔扩大,使瞳孔对光的反应变得迟钝,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眼内结构;也指通过使用药物等物质,使眼睛的瞳孔扩大,来达到医疗或美容的目的;是眼科医生通过使用某些药物或特殊的光学装置来让瞳孔扩大的技术,也称为瞳孔扩散;是散大瞳孔的简称,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检查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
适用人群 | 通常用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用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成年人 |
散瞳目的 | 1. 眼科检查:更清晰地观察眼内结构,如视网膜、晶状体等,从而更容易发现病变;2. 屈光度数评估:放松睫状肌,使其对眼睛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屈光度数;3. 葡萄膜炎的治疗:减轻眼前段炎症,降低炎症导致瞳孔黏连的概率,也便于观察眼底病情;4. 眼内手术: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眼内结构,以便进行手术;5. 美容:改变眼睛的颜色和增大瞳孔,使眼睛更具吸引力 |
儿童散瞳必要性 | 儿童调节力非常强,不进行散瞳检查,结果可能不准确,导致配镜度数不准确。若儿童视力基本正常,验光结果也基本正常,定期监测视力即可,不需要散瞳;若屈光度数比正常范围高出很多,有屈光不正状态(包含近视、远视或者比较大度数的散光),则需要散瞳进行下一步的对症配镜、矫正治疗 |
散瞳方式 | 常用滴眼液的方式,药物能麻痹虹膜中的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
散瞳分类及恢复时间 | 快速散瞳:一般持续6 - 8个小时,瞳孔可恢复;慢速散瞳:可长时间散大瞳孔,达到3 - 4周时间 |
散瞳不适症状 | 视力暂时模糊、对光敏感、畏光、轻度视力下降等,通常在药物作用消失后会逐渐恢复正常 |
注意事项 | 散瞳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散瞳后出门建议戴墨镜;孩子散瞳后要注意视物模糊造成生活上的危险 |
散瞳药物成分 | 阿托品、布洛芬酸钠等 |
不当使用风险 | 可能引发眼部感染、干眼症、角膜损伤等问题,产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还可能影响视力 |
术语解释: - 睫状肌:是位于眼睛内部呈环形的平滑肌,作用是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以向近或远距离的东西对焦。 - 瞳孔括约肌:是虹膜中环绕瞳孔周围的平滑肌,其收缩可使瞳孔缩小。 -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 葡萄膜炎:是眼内炎症的总称,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炎症。 - 角膜塑形镜(OK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通过重塑角膜表面形态来降低角膜的屈光力,从而暂时矫正近视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