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项目 | 全飞秒 | 半飞秒 |
---|---|---|
适用范围及人群 | 近视800度以内,散光0 - 500度,适用于警察、军人及喜欢运动的人群 | 近视1000度以内,散光0 - 500度,适应人群较广,特别是大散光患者,对抗性运动人群尽量避免 |
手术原理 | 完全使用飞秒激光进行手术,利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层进行两次扫描,形成一枚透镜,通过角膜侧切口将透镜取出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 首先使用飞秒激光进行角膜瓣的制作,再使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组织进行切削,改变角膜曲率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
手术设备及流程 | 步:飞秒激光扫描制作下层微透镜;第二步:飞秒激光扫描制作上层微透镜;第三步:飞秒激光制作微小切口;第四步:取出微透镜。只需一台飞秒激光设备就可完成全部手术过程,无需借助其他仪器设备,用时短,患者舒适度高 | 步: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第二步:掀开角膜瓣;第三步:准分子激光扫描切削;第四步:贴合角膜瓣。由两台机器共同完成,一台是飞秒激光设备,一台是准分子激光设备,设备不同功能不同,过程相对繁琐 |
手术切口 | 有微小切口 | 制作角膜瓣,切口相对全飞秒可能更大一些(未在原文明确提及大小对比,但从手术方式可推测) |
手术时间 | 用时短 | 未提及,从设备使用和流程看可能相对全飞秒长一些 |
患者舒适度 | 高 | 未提及,从设备和流程复杂程度看可能舒适度相对全飞秒低一些 |
术后恢复 | 未提及 | 未提及,但角膜瓣的制作可能在恢复初期有一定影响 |
视觉质量 | 未提及 | 未提及,但对于大散光患者矫正效果可能在视觉质量上有一定优势 |
价格 | 未提及 | 未提及 |
备注: 1. 手术切口大小对比是基于手术方式的推测,原文未明确提及两者切口大小的具体对比数据。 2. 手术时间、患者舒适度、术后恢复、视觉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原文未提供相关信息,部分分析是基于手术设备和流程的复杂程度进行的合理推测。
术语解释: 1. 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个飞秒(1飞秒等于10的 - 15次方秒),具有高功率、高精度等特点,在眼科手术中可用于切削角膜组织。 2. 准分子激光:是一种气体脉冲激光,其波长为193nm,能够切削角膜组织,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来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 3. 角膜瓣:在半飞秒手术中,使用飞秒激光在角膜表层制作的一个类似“盖子”的结构,掀开后可对下方的角膜组织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切削完成后再将角膜瓣贴合回去。 4. 角膜曲率:是指角膜的弯曲程度,正常情况下角膜的曲率是相对稳定的,当角膜曲率发生改变时,会影响光线在眼内的聚焦,从而导致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在近视矫正手术中,通过改变角膜曲率来使光线能够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