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载县城中心,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医院——万载县人民医院(宜春学院附属医院)正悄然改写当地近视患者的“视界”。2023年,该院正式跻身三级综合医院行列,依托胸痛中心、省级卒中中心等学科平台,其眼科诊疗能力迎来跨越式发展。随着近视人群日益年轻化与多样化,医院以先进技术为矛、以规范服务为盾,将屈光手术打造为重点发展项目,为“花炮之乡”的百姓开启无镜新生活。
技术设备:精准安全的硬件基石
万载县人民医院眼科作为宜春市重点学科,近年来持续升级屈光手术设备体系。公开资料显示,医院已配备包括显微镜、椎间孔镜等在内的精密光学仪器,为开展精细化眼科手术奠定基础。尽管当前预算文件未明确列出全飞秒激光设备采购计划(2025年资本性支出预算1648.24万元主要用于设备更新),但参照周边同级医院发展路径——如赣州市人民医院近期引进赣南首台全飞秒激光仪并成功开展SMILE3.0手术[——技术迭代已成为区域眼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术式选择上,医院兼顾多元化需求。除传统准分子激光外,ICL晶体植入术作为高度近视解决方案已纳入服务体系,该技术无需切削角膜,通过微创植入晶体矫正视力,尤其适合角膜薄或超高度近视者。此类手术依赖高精度术前测量设备,而医院配置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端彩超等,为术前评估提供了关键保障,确保患者“量眼”治疗方案。
专家团队:临床经验与学术深耕
人才是医疗质量的核心。万载县人民医院眼科拥有多名高级职称专家,如李晶主任医师(擅长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与复杂眼外伤处理)及辛明辉副主任医师(微创手术专家)。团队骨干持续参与近视防控项目,积极吸收行业前沿成果。例如,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屈光中心(近视防控核心单位)通过建立区域医联体,推动技术下沉与规范化培训[,此类模式为万载团队的技术提升提供了借鉴路径。
专业信任度是患者选择的关键参考。国内典型案例显示,重庆华厦眼科汪红院长因技术精湛,吸引了包括9名眼科医生在内的30余名医护人员“组团摘镜”。这侧面印证了一个规律:同行认可往往是技术可靠性的“隐形背书”。万载县人民医院若能积累类似案例,将极大强化民众对本地近视手术的信心,而现有专家团队的背景已为此奠定基础。
规范流程:质控与服务的双重保障
屈光手术的安全性高度依赖标准化流程。从初筛到术后随访,万载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四级质控节点:术前全面检查(角膜地形图、眼压、眼底评估)、个性化术式论证、术中多重核对、术后定期追踪。以赣州市人民医院为例,其全飞秒手术严格执行术前复核与宣教制度,单台手术激光时间仅23秒,患者术后1天视力恢复良好[,体现了流程优化的价值。
在收费与宣传层面,医院严格遵守《医疗法》规定。明确禁止“保证治愈”“无风险”等夸大宣传[,而万载县人民医院的官方信息始终保持审慎表述。费用方面,项目定价需对标《江西省医疗服务价格目录》,杜绝超标准收费或擅立名目(如“指定专家费”),违者将面临5万-25万元罚款。2025年该院部门预算显示,其事业收入达2.83亿元,经济运行的透明度进一步保障了患者权益。
社会责任:健康普及与区域协作
作为县域医疗龙头,医院将近视防控端口前移。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创新实践可提供启示:该院作为“大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一体化中心”,主导区域近视流调并制定防控策略,年门诊量逾6万人次。万载县人民医院可依托现有儿科、眼科资源,联合教育部门推进校园视力筛查,建立青少年屈光档案,从源头降低高度近视发生率。
针对基层医疗短板,医院正探索资源下沉路径。参考东莞光明眼科医院的帮扶经验——通过“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培养县级眼科团队,两年内为1600名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万载县人民医院可联合乡镇卫生院构建“县-乡眼健康网络”,将基础筛查与术后随访延伸至社区,解决农村患者往返不便的痛点。
以患者为中心的“光明未来”
万载县人民医院的近视手术服务,是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后技术升级的缩影。通过设备迭代、人才培育、流程优化及公益延伸,医院力图让县域居民无需远赴一线城市即可获得安全可靠的“摘镜”体验。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可聚焦两点:一是引进全飞秒激光系统,填补县域技术空白;二是建立屈光手术数据库,通过长期随访研究本地人群术后视觉质量,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支持[。
正如重庆华厦眼科汪红院长所言:“把选择权交给患者是诊疗准则。”[ 在技术狂奔的时代,万载县人民医院更需坚守医疗本质——以规范为前提,以患者为中心,方能在“明眸”事业中书写真正的“光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