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院门诊消毒有哪些妙招?一文揭秘!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如同片段い 上传提供
发布:
77 评论
项目 |
具体内容 |
眼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
- 医务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戴口罩、帽子。
- 每位病人使用一套医疗消毒用品,用完器械清洗、重新打包高温消毒。
- 医护人员处理完病人后按六步洗手法洗手2 - 3分钟。
- 眼科治疗室每天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
- 盛器械容器每周消毒一次,盛纱布、棉球容器每天消毒一次。
- 一次性用品用完后消毒毁型,统一回收。
|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防控措施 |
- 就诊环境全面消毒、通风,门诊内部每日用消毒液全面杀毒,各科室及时通风换气,加强物表和空气消毒。
- 就诊患者全部采取预约制,实行线下结合线上接诊模式。
|
眼科诊室空气消毒检测 |
- 比较空气清菌片和空气消毒机两种消毒方法,分析样本细菌菌落总数。
- 2010年3个月检测中,2号诊室超标率53.33%,4号诊室超标率42.22%,两诊室超标率接近;候诊区超标率高于诊室超标率。
- 3个月90次监测中有43次超标,平均超标率47.78%,平均上午就诊人数超过350人时为无效消毒法,需改进。
|
眼科医院消毒管理制度 |
- 总则:规范消毒管理工作,适用于相关人员,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主动服务”原则,领导重视并健全组织结构和流程。
- 消毒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设立消毒管理部门,负责相关消毒管理工作,各科室设专职人员,领导对其考核。
- 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消毒管理:遵循“分类管理、分区域、分级别”原则。
|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 |
- 环境表面分类:医疗表面(医疗仪器按钮或把手、推车等)和卫生表面(地板、墙面、桌面等)。
- 医疗表面清洁与消毒:不同设备有不同的消毒频率和消毒剂要求,如治疗车、口腔诊疗椅每日清洁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500mg/L;体温表每次使用后75酒精浸泡30分钟,干燥备用。
|
眼科门诊手术器械处理 |
分析2019年1月至7月1600件眼科门诊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后的数据,并与2018年6月至12月900件自行处理后的数据比较器械耗损率及灭菌合格率。 |
眼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 加强培训,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 监控小组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学习,增强感染控制意识。
-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治疗室布局合理,划分区域,物品分类摆放,检查过期物品;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对一次性物品和无菌物品的检查;药液注明时间,超期不得使用。
|
眼科诊所安全消毒规程 |
- 总则:保障健康安全,预防交叉感染,依据相关法规制定,规范消毒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适用范围:适用于眼科诊所内诊疗活动的相关工作人员。
|
医院眼科日常消毒指南 |
- 消毒范围:对诊疗区域、医疗设备等全面消毒和灭菌,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 消毒剂和设备: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和设备,根据特点选择,定期维护保养。
- 消毒操作规程:制定规程,按规程操作,对医务人员培训。
- 质量控制与监测:建立制度,定期检查评估和卫生学监测,根据结果调整措施。
- 违约责任:未按约定消毒或使用设备,需承担相应责任。
|
眼二科消毒隔离制度 |
- 医务人员衣帽整洁,定期清洗更换工作服和口罩。
- 诊疗操作前后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无菌操作遵守规程。
- 接触皮肤、粘膜器具用品消毒,感染病人用过的先消毒再清洗。
- 医疗用具使用后消毒备用。
- 患者安置:感染与非感染分开,同类感染相对集中,特殊感染单独安置。
- 病室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污染时消毒。
- 病人衣物定期更换,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清点。
- 病床和床头柜一床一套、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床单位终末消毒。
- 各区域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定期消毒。
- 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规定处理。
- 传染病人在指定范围活动。
|
眼科手术器械操作指南 |
控感办推出《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涵盖基本概念、管理要求、评估、清洗、检查及质量控制等六个方面内容,目的是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保障灭菌质量和手术安全。 |
新冠肺炎期间眼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 门诊防控: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检查设备贴一次性保鲜膜或用消毒湿巾擦拭,裂隙灯安装防护挡板,眼压计置于通风处。
- 应急管理及处置流程:急诊患者戴口罩排队,间隔1.5米以上;手术室对高度怀疑患者核酸检测,留院先隔离治疗,排除后转普通病室。
|
术语解释:
- 六步洗手法:是一种科学的洗手方法,能有效清除手部细菌,一般包括掌心相对揉搓、手指交错揉搓、掌心对手背揉搓、手指弯曲紧扣揉搓、拇指在掌中揉搓、指尖在掌心揉搓等步骤。
-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可用于多种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 终末消毒处理: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目的是完全消灭传染源播散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