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详情 |
---|---|
激光治疗步骤 | 1. 散瞳:用快速散瞳药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大激光治疗视野;2. 表面麻醉:滴用丁卡因滴眼液等表面麻醉剂,减少放置全视网膜镜时的眼部不适;3. 放置全视网膜镜:根据激光部位及范围选合适度数的全视网膜镜,贴附于角膜;4. 光凝治疗:根据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对需光凝部位治疗;5. 预防感染:激光后滴用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 |
不同时期治疗原则 | 1. 出血开始或有反复出血倾向(发病15天内):视网膜点片状或放射状出血,颜色鲜红;2. 瘀血期(发病15 - 45天):无新鲜出血,可见暗红色出血及渗出灶,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主;3. 吸收与机化期(发病45天后):眼底出血黯黑,有黄白色渗出病灶 ,黄斑束样水肿等,采用活血化瘀,利湿散结;4. 宁血益气,标本兼治:用于治疗全过程,防止反复出血 |
病因 | 1. 高血压:引起动脉血管异常,致眼底视网膜血管损伤出血;2. 糖尿病:损害全身血管,视网膜血管在高糖环境变脆弱易渗漏出血;3. 高度近视:眼轴变长使眼底视网膜变薄,易出现视网膜脱离和出血;4. 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黄斑区新生血管脆弱易破裂出血 |
治疗方法 | 1.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促进吸收等药物;2. 激光治疗:延缓病情发展,防止或消退新生血管;3. 眼内注射治疗:主要治疗伴有黄斑水肿的患者;4. 玻璃体切除手术:针对玻璃体积血以及复位脱离的视网膜 |
症状 | 黄斑部及其周边视网膜出血症状明显,如突然眼前黑影或红色影、遮挡视线、视力下降、视野模糊、“蚊子”在眼前飞、云雾在眼前飘动等 |
综合判断因素 | 1. 出血原因:全身性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需内科治疗;2. 出血时间:近日新鲜出血可观察,能自行吸收;3. 出血量:少量可自行吸收,反复大量出血影响视力明显需考虑玻璃体切割等 |
玻璃体积血原因 | 多见的三大原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性病变,视网膜裂孔或者脱离;其他还有眼外伤、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血管性病变、远达综合征等 |
解释说明:全视网膜镜是一种用于眼底检查和治疗的器械,可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眼底情况;视网膜光凝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对视网膜病变部位进行凝固,以达到治疗目的;眼底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利用特定的仪器观察眼底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非甾体类消炎药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可减轻眼内炎症反应。
引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底健康对于我们的视觉体验至关重要。然而,眼底出血这一病症却如同窗户上的污渍,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视力。眼底出血并非罕见,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度近视等。一旦发生,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视野模糊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失明。 在眼科医院中,针对眼底出血有着一套系统且专业的治疗过程。了解这些治疗过程,不仅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也有助于提高大众对眼底健康的重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眼科医院治疗眼底出血的详细过程。眼底出血的病因与症状
病因
眼底出血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引起动脉血管异常,导致眼底视网膜血管的损伤,从而引发出血。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糖环境会损害全身血管,视网膜的血管也不例外,变得脆弱如同有裂缝的水管,容易发生渗漏、出血。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变长使得眼球壁的眼底视网膜变薄,这就增加了视网膜脱离和出血的风险。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在视网膜黄斑区会出现不该生长的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较为脆弱且不健康,很容易导致破裂、出血。
症状
黄斑部及其周边视网膜出血的症状为明显。当黄斑部位出血,或者黄斑周边视网膜出血溢到黄斑部时,无论血量多少,都会影响黄斑的功能,进而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甚至导致中心视力丧失。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眼前出现黑影或者红色影,视线被遮挡,视力明显下降,视野变得模糊,还可能感觉有“蚊子”在眼前飞、云雾在眼前飘动等。
眼科医院的诊断过程
症状询问与病史采集
患者来到眼科医院后,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视力下降的程度、是否突然出现黑影、黑影的形态和持续时间等。同时,医生还会采集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度近视等基础疾病,以及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的眼病。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眼底出血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眼底检查
由于眼底出血在眼部外观上无法直接看到,所以需要使用眼底镜等专业设备进行检查。医生通过眼底镜可以观察到眼底的具体情况,找到出血点和出血状况。此外,还可能会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利用特定的仪器观察眼底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眼底出血的治疗方法及过程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眼底出血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时期的眼底出血,药物治疗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出血开始或有反复出血倾向的阶段(发病时间多在15天内),主要是控制出血,可能会使用一些止血药物。在瘀血期(发病于出血后的15 - 45天之间),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中药或西药。在吸收与机化期(发病于45天以后),则采用活血化瘀、利湿散结的药物,促进出血的吸收和机化物的消散。此外,还会使用一些促进血液吸收的药物,帮助加快病情的恢复。同时,根据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的理论,会运用宁血益气的方法,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防止眼底反复出血。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是眼底出血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延缓病情发展,防止新生血管的产生或消退新生血管,避免更严重的视力下降。激光治疗的具体步骤如下:
- 散瞳:医生通常会选择快速散瞳药物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为患者散瞳。散瞳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激光治疗时的视野,使得医生能更清楚地看到眼底的情况。
- 表面麻醉:在瞳孔充分散大后,医生会为患者滴用表面麻醉剂,如丁卡因滴眼液。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在放置全视网膜镜时,减少眼部的不适感。
- 放置全视网膜镜:完成表面麻醉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眼底出血的部位和范围,选择合适度数的全视网膜镜,并将其轻轻地放置在眼表,确保它紧贴于角膜。
- 光凝治疗:通过全视网膜镜,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眼底的情况。然后根据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对需要进行视网膜光凝的部位进行光凝治疗。一般视网膜光凝一次在500点左右,如果需要多次治疗,需要间隔一周以上进行下一次治疗。
- 预防感染:激光治疗后,患者需要局部滴用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同时,还可能需要配合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减轻眼内炎症反应。大多数患者在手术之后3天到5天左右能恢复正常,但仍需密切观察恢复情况。
眼内注射治疗
眼内注射主要用于治疗伴有黄斑水肿的患者。通过向眼内注射特定的药物,可以使大部分黄斑水肿有不同程度的消退,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力。眼内注射治疗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医生会使用专门的注射器将药物准确地注入眼内。治疗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感染。
玻璃体切除手术
玻璃体切除手术主要针对玻璃体积血以及复位脱离的视网膜。当玻璃体积血较多,或者视网膜出现脱离时,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此时就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微小的切口进入眼球,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并对视网膜进行复位和修复。玻璃体切除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和护理。
治疗方案的综合判断
眼底出血的治疗需要综合判断,要考虑出血的时间、出血的原因、出血的量等因素。首先,医生会确定出血的原因,如果是全身性的因素,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就得进行内科治疗,控制血糖、血压。这是因为只有控制好基础疾病,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眼底出血的发生。其次,出血的时间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是近日非常新鲜的出血,可以先观察,不需要马上着急进行眼底手术,因为少量的新鲜出血有可能自行吸收。后,出血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少量的眼底出血,多半可以自行吸收;如果是反复出血,且出血量较大,对视力影响比较明显,则需要考虑玻璃体切割等手术治疗。此外,还可能需要联合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药物等治疗方法,进行出血的控制。
治疗后的护理与康复
眼部护理
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感染。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滴眼药水,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出现眼部疼痛、红肿、视力突然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用眼。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戒烟限酒,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基础疾病管理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病情。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对于眼底出血的康复和预防复发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