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 | 详情 |
---|---|
医生基本信息 | 姓名:陶勇;身份:北京大学眼科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光·M计划”发起人;擅长:葡萄膜炎治疗、眼底疾病和复杂眼科手术 |
教育背景 | 1997年,18岁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读了5年本科后连续攻读博士;2008年,28岁博士毕业;从医学院毕业后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曼海姆医院做访问学者 |
职业发展历程 | 从德国访学回国后到母校医院当主治医师,后升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随后到北京朝阳医院任主任医师和博导 |
临床成就 | 2011年治疗一位刚结婚没多久的男子,帮助其重新获得光明,随后帮助了近两万名患者;担任北京市眼科医院骨干力量,为无数患者解除眼疾困扰 |
科研成果 |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大量论文,参与多项眼科研究项目,科研成果推动了眼科医学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先进治疗方法 |
医学教育贡献 | 担任眼科专业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一大批的眼科医生和研究人员,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
伤医事件影响及后续 | 4年前被患者伤双手,左手受伤打乱工作节奏,心情跌落谷底;伤医事件后曾发帖安慰大家,若不能做手术还可搞科研;经过近一年康复训练,重新拿起手术刀;手部受伤离开手术台后带领团队投身科研;伤医事件后收获一枚残疾证 |
出诊信息 | 现任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可在周一至周三上午8:00 - 12:00期间前往就诊;因身体尚未完全康复,每周三下午出半天门诊 |
公益活动参与 | 2024年12月28日,在时报社主办的2024(第四届)公益论坛分享“光·M计划”运营思路及落地情况;2024年3月26日,在“无障碍奋进者好故事讲述”公益研讨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进,让视障再无障碍》的演讲,分享爱与光明相关故事 |
社会影响 | 收到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一学生来信,请教确定人生目标及坚持的问题,还有想学医同学倾诉对医闹事件和“学医苦、学医累”吐槽的困惑,陶勇回信讲述自身经历,给中学生启发和更多人精神抚慰 |
个人品质 | 谦卑友好,不管对谁都非常友好,让人叫他小陶;有爱心,患者没钱治病愿出一部分钱;以身作则,教导师弟师妹学会思考,全身心投入医学 |
注释:
“光·M计划”:是陶勇发起的公益计划,具体内容文章未详细说明。
葡萄膜炎: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眼内炎症,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是眼科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之一。
眼底疾病:是指发生在眼底部位的疾病,包括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部位的病变,常见的有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
复杂眼科手术:相较于普通眼科手术,复杂眼科手术涉及的病情更为复杂、手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