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院 | 发展成果 | 合作与交流 | 人才培养 | 科研创新 | 产业布局 |
---|---|---|---|---|---|
爱尔眼科 | 全球规模大的眼科医院集团,接连斩获第十九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第十八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主办权;已在海外布局124家机构,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 | 与香港理工大学开展视光人才临床培养项目;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与德国Care Vision集团法兰克福中心成立中欧联合专病专科中心;布局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打造临床研究基地 | 联合长沙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东方眼谷”眼健康产业园,为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平台 | 积极探索眼科临床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 | 建设“东方眼谷”眼健康产业园 |
深圳市眼科医院 | 华南地区排名前三,深圳市公立三级甲等眼专科医院;连续五年获得三公绩效监测指标高等级“A”级;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眼科学排名居全国第26位;2023年获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无明确资料提及 | 无明确资料提及 | 无明确资料提及 | 无明确资料提及 |
中山眼科中心 | 建院第59周年,粤港澳高校眼科联盟、眼科医学中心揭牌成立 | 粤港澳高校眼科联盟汇聚三地精英高校优质教研资源,深化教育交流合作;眼科医学中心构建交流与合作平台 | 粤港澳高校眼科联盟培养高层次、化眼科专业人才 | 眼科医学中心开展眼科领域的技术研究 | 无明确资料提及 |
何氏眼科 | 获得眼科基金会(OF)审核通过的“眼科医师培训机构”认证 | 无明确资料提及 | 搭建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和数字化评估体系,培养年轻眼科医生;探索数字化时代的眼健康人才培训模式 | 无明确资料提及 | 无明确资料提及 |
解释说明: - 世界眼科医院协会(WAEH):全球专注于眼科医院管理的协会,2007年由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英国莫尔菲尔德眼科医院、荷兰鹿特丹眼科医院等8家机构共同创立,旨在通过汇聚集体智慧,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眼病患者。 - 眼科基金会(OF):由眼科基金会理事会(ICOF)和眼科理事会(ICO)共同倡导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旨在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全球眼保健服务能力,重点为眼科资源匮乏的及人民提供眼健康支持。
在当今社会,眼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眼科医院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眼科医院将目光投向舞台,力争成为知名的医疗机构。那么,眼科医院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这一目标呢?本文将结合爱尔眼科、深圳市眼科医院、中山眼科中心和何氏眼科等多家医院的发展经验,深入探讨眼科医院力争成为知名的有效途径。
一、盛会搭建交流桥梁
主办会议是眼科医院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爱尔眼科在这方面表现卓越,继2024年9月主办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后,又于11月9日成功主办第18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这两场性眼科行业盛会吸引了全球眼科领域的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眼科医学的前沿课题。
在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上,成果丰硕。大会设置了9个特邀主题论坛、11个自由演讲专场,举办了80余个学术演讲,还公布了“近视眼研究十大科学发现”,预告发布了近视眼研究院(IMI)2025近视白皮书,发布了美国科学院(NASEM)近视眼防控专家共识。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近视防控领域的学术研究,也让“中国经验”走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眼科的磅礴力量。
第18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同样意义重大。在此次年会上,WAEH区域性办公室——亚太区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并选址长沙。未来,该办公室将通过举办亚太峰会,推动亚太区域项目合作,进一步加强区域成员单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不仅提升了爱尔眼科在眼科领域的地位,也为亚太地区的眼科医院搭建了一个更加紧密的交流平台。
二、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加强与知名机构的合作是眼科医院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爱尔眼科近年来持续加强与知名机构的战略合作。例如,在与香港理工大学战略合作框架下的视光人才临床培养项目期顺利完成,为培养高素质的视光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与德国Care Vision集团法兰克福中心,以双方联合成立的中欧联合专病专科中心为载体,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眼科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爱尔眼科还布局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打造临床研究基地。这里享有特殊的政策优势,能够让医院更快地引进前沿的眼科药物和设备,开展临床试验和研究,积极探索眼科临床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
除了爱尔眼科,其他眼科医院也在积极开展合作。中山眼科中心在其60周年院庆年启动仪式上,粤港澳高校眼科联盟、眼科医学中心相继揭牌成立。粤港澳高校眼科联盟由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在2016年共同发起组建,旨在汇聚三地精英高校优质教研资源,深化三地高校教育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粤港澳一小时学术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的建设。眼科医学中心将致力于构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开展眼科领域的技术研究,联合解决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难题,培育具备视野的眼科专业人才,服务及区域的重大战略需求。
三、人才培养奠定发展基础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爱尔眼科联合长沙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东方眼谷”眼健康产业园,为未来眼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培养批量高水平人才。该产业园不仅为眼科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研究平台,还为眼健康及跨学科科学研究提供科研创新平台,为科技成果孵化转产提供产业转化平台,为打造“世界眼科医学中心”注入了产业活力。
何氏眼科作为卫健委防盲治盲培训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医院在住院医师和眼科专科医师培训方面,搭建了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和数字化评估体系,培养了大批的年轻眼科医生。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何氏眼科在培训基层医生、培训眼科手术医生及防盲管理人才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探索出数字化时代的眼健康人才培训模式。2024年1月16日,何氏眼科获得眼科基金会(OF)审核通过的“眼科医师培训机构”认证,这标志着何氏眼科打造的化、率、创新型培训模式获得认可。
中山眼科中心的粤港澳高校眼科联盟也将培养高层次、化眼科专业人才作为重要目标。联盟汇聚了粤港澳三地45所高校入盟,在联盟框架下先后成立了64个专业联盟,在文、理、医、工多个学科和高校事务领域积极拓展三地院校的务实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为培养具有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眼科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四、科研创新引领发展方向
科研创新是推动眼科医院发展的重要动力。爱尔眼科积极探索眼科临床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通过开展多种研究项目合作,推动了眼科相关科研项目及管理经验的提升。在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上公布的“近视眼研究十大科学发现”,就是爱尔眼科在科研创新方面的重要成果之一。这些发现不仅为近视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眼科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深圳市眼科医院作为华南地区排名前三,深圳市公立三级甲等眼专科医院,也十分重视科研创新。医院连续五年获得三公绩效监测指标高等级“A”级,是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东省分中心、广东省、深圳市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依托单位。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眼科学排名居全国第26位,2023年获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医院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和努力。
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科医学中心将开展眼科领域的技术研究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构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联合国内外科研力量,共同攻克眼科领域的难题,推动眼科医学的发展。
五、科普宣传提升公众认知
除了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科普宣传也是眼科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第十届眼健康西湖论坛上,“温暖有光”首届眼健康科普创作者大会启动。会议特别邀请国内多位健康科普大咖参与,深度剖析新时代医学科普领域发展趋势。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肿瘤中心谭先杰教授分享了其获奖科普作品《话说生命之宫》的创作心得;温州医科大学瞿佳教授围绕《近视防控科普的“五性”思考》开讲,强调科普需要做到专业性、通俗性、针对性、互动性、创新性;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周翔天教授则着重强调了科普的前提是科学,从科学的角度向大众讲解了糖摄入与近视的关系。这些科普活动为现代科普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更多思路,也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眼健康素养。
爱尔眼科的眼健康科普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座集教育性、互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馆,通过生动有趣的展示方式,让访客们深刻体会到眼健康的重要性及保护眼睛的紧迫性,是提升公众眼健康素养的重要窗口。
六、近视防控凸显社会责任
近视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眼科医院在近视防控方面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爱尔眼科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教授指出,暑假期间是孩子近视快速加深的高峰期,控制孩子近视要做好两件事:其一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机会,发现孩子已经近视,则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近视进展;其二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在所有的近视控制措施中,戴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的效果好。仅仅在2023年,我国就有超过150万名儿童青少年使用角膜塑形镜来控制近视。
此外,由防盲组织(IAPB)、亚洲眼视光协会(AOC)、爱尔眼科医院集团(AIER)共同举办的全球近视防控高峰论坛与中国经验分享会在中国长沙盛大召开。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31位专家学者代表齐聚一堂,以“全球视角下的近视流行、策略及管理”为主题,探讨近视在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实践挑战,分享既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又能快速普及、广泛运用的措施和策略。这充分体现了眼科医院在近视防控方面的积极作为和担当。
七、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眼健康的重视,眼科医院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眼科医院要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要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不断探索眼科医学的前沿领域,为解决眼科疾病难题提供更多的方案。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眼科专业人才,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眼健康素养,让更多的人关注眼健康、保护眼睛。
相信在众多眼科医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眼科医院一定能够在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知名的医疗机构,为全球眼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