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走进江都中医院眼科门诊,常常能看到家长带着孩子或青少年前来寻求近视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本地区重要的中西医结合眼科诊疗中心,江都中医院眼科在近视防控领域,正以其深厚的传统医学底蕴和对现代眼视光技术的精准把握,开辟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融合之路,肩负着守护清晰“视”界的重任。
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
江都中医院眼科近视诊疗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中西医协同模式。中医认为近视(“能近怯远症”)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及后天用眼不当、气血失调密切相关。在常规的视力、验光、眼轴长度、角膜地形图等现代精准检查基础上,科室中医师会通过望闻问切,辨识患者体质(如气血两虚、肝肾阴虚等),评估全身气血阴阳状态。
基于此,科室制定了“外控内调”的综合方案。一方面,严格遵循现代医学的近视防控指南,科学验配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如角膜塑形镜)。巧妙运用中医外治法:如采用特定穴位(攒竹、睛明、四白、太阳等)的针灸刺激,疏通眼部经络气血;运用耳穴压豆(取目、肝、肾、神门等耳穴)进行持续调理;配合个性化的中药熏蒸和离子导入,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睫状肌痉挛。正如中西医结合眼科专家韦企平教授所强调:“结合中医体质辨识与现代屈光检查,可实现近视个性化防治,提升远期效果。”
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
针对近视高发且进展迅速的青少年群体,江都中医院眼科构建了严谨的“筛-防-控-管”闭环体系。科室设立青少年近视防控专科门诊,为儿童建立专属屈光发育档案,从3岁起定期进行视力筛查、散瞳验光及眼轴监测(眼轴长度是监测近视进展的关键客观指标),实现风险早预警。
防控措施坚持关口前移与综合干预。科室大力推广科学用眼行为指导(“一拳一尺一寸”、20-20-20法则)和充足户外活动宣教(每天至少2小时)。根据筛查结果和中医体质辨识,对近视前期及低度近视儿童,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指出,针灸、耳穴压豆等方法在延缓近视进展、改善视疲劳方面具有潜力。江都中医院眼科的实践表明,结合中医调理与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部分儿童的近视转化率。
个性化矫正方案
面对已发生的近视,江都中医院眼科提供多元化、高标准的矫正方案。其医学验光配镜中心配备先进设备,经验丰富的验光师团队严格遵循流程,确保验配精准度。除常规单光镜片外,科室重点开展近视防控功能性镜片(如周边离焦设计镜片、双光/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并通过定期随访评估防控效果。
对于符合条件且有控制需求的青少年近视患者,科室在严格筛查(眼部健康、屈光参数、依从性评估)基础上,规范开展角膜塑形镜(OK镜)的验配和管理,建立详尽的配戴档案,强调定期复查(角膜状况、眼轴变化、镜片状态)的重要性,确保安全有效。2023年科室数据显示,其角膜塑形镜验配及用户满意度均达98以上,体现了过硬的技术实力与精细化的管理流程。
科研支撑与健康教育
江都中医院眼科近视诊疗能力的背后,是持续的科研投入与扎实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科室积极参与或牵头近视防控相关临床研究,如探索特定中药复方(如基于补益肝肾、养血明目原则的方剂)结合耳穴疗法对延缓近视进展的效应评价,致力于为中西医结合方案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依据。
科室将健康教育视为防控的道防线。定期组织“光明讲堂”进校园、进社区,由医生讲解近视成因、危害及科学防控知识,现场教授护眼穴位按摩方法。科室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科普,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护眼指南。这种主动走出去的策略,显著提升了公众,特别是家长群体的眼健康素养,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近视防控的良好氛围。
结论:
江都中医院眼科在近视防控领域的实践,深刻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防治一体”的独特价值。通过融合现代精准视光技术与中医整体调理优势,构建覆盖筛查、预防、个性化矫正及长期管理的综合体系,该科室为近视患者,尤其是处于视力发育关键期的青少年,提供了兼具科学性和人文关怀的解决方案。其以科研驱动临床、以教育引领预防的模式,为区域近视防控工作树立了标杆。
未来,江都中医院眼科需持续深化机制研究,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近视风险模型,或大规模评估中药联合非药物疗法在特定人群中的长期效益。唯有不断创新融合路径,严格把控质量安全,并深化医校社协同,才能更有效地遏制近视高发、低龄化趋势,真正守护好每一双明眸,照亮清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