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信息 | 详情 |
---|---|
姓名 | 陶勇 |
性别 | 男 |
出生日期 | 1980年5月 |
籍贯 |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 |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
擅长领域 | 眼底疾病和葡萄膜炎的诊治,以及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抗青光眼手术,玻璃体切割和扣带术 |
患者印象 | 医术高超、态度亲切、医术精态度好 |
工作经历 | 1997年,18岁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读5年本科后连续攻读博士;2008年,28岁博士毕业;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曼海姆医院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到母校医院当主治医师;在眼科一线工作二十二年 |
伤医事件 | 2020年1月20日,在北京朝阳医院眼科正常出门诊时,被突然持刀闯入的患者伤,头上被三刀,左胳膊、右胳膊前臂、左手的掌中、背后多处骨折,失血1500ml,两周后脱离生命危险;5月13日,恢复出诊 |
荣誉奖项 | 2020年8月,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2020年12月,参与作品《目光》被评选为“南都2020十大好书”;2024年11月23日,荣获“医学科普突出贡献之星” |
出诊信息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京西院区: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5号;院本部: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南路8号;该医院暂无排班 |
科普贡献 | 致力于通过各种科普渠道传播眼健康知识,让广大民众掌握常见致盲性眼病如眼底病、病理性近视的防控措施;结合线上线下讲座、科普文章、出版书籍、义诊咨询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内容科学、生动有趣的专业知识;目标是在社区和家庭层面预防眼病,“让眼睛保持健康成为不难的事” |
公益贡献 | 带领团队使及时明确葡萄膜炎病因的检测技术推广到全国24个省份1100多家医院,10万多名疑难眼病患者获益;走出伤医事件阴影后不断扩展公益事业;鼓励年轻医学生投身眼科医学公益之路 |
学术发言 | 2024年11月21日,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公益慈善论坛圆桌论坛议题一环节发言,提出将筛查端口前移的挑战,并介绍团队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AI筛查项目;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采访时谈及慈善公益和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认为做公益和慈善关键动力是让世界更美好,互联网技术加速放大慈善公益影响力,AI技术能帮助医生筛查,但有温度的医学无法被机器完全取代 |
备注: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是一种只发生在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患者)身上的疾病,发生率约5。葡萄膜炎是眼科常见的一类疾病,如果未能及时确定病因,可能导致患者失明。AI筛查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疾病筛查工作,能提高筛查效率、节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