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维度 | 具体内容 | 备注 |
---|---|---|
商业模式隐患 | 采用“先培育,再并表”的并购商业模式,通过产业基金收购、孵化新兴眼科医院,盈利后并入上市主体以扩充规模。但持续依赖此模式存在问题:一是不断并购扩张会使各方面问题增多,可能损害自身商誉;二是新开眼科院区数量达到临界点后,继续新开难以盈利,模式失效 | 该模式前期推动了爱尔眼科规模快速扩张,但后期弊端逐渐显现 |
管理与服务问题 | 1. 作者在2018 - 2019年多次接触西安爱尔眼科,见证其几个院区发展和医护人员频繁更替,北院和南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欠佳;2. 齐齐哈尔爱尔眼科医院医务人员态度不好,儿童配镜后出现视力下降、感染眼病、度数增长等问题,医院推卸责任,对投诉无有效回应;3. 有消费者投诉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角膜塑形镜质量差,使用不到11个月镜片自动破裂 | 管理和服务问题影响患者就医体验和对医院的信任 |
内控管理漏洞 | 1. 2024年11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实名举报,卫健委信访回复单显示,爱尔眼科旗下江苏南京、扬州、安徽蚌埠、湖北咸宁四家医院涉嫌出具虚假诊断证明,让患者自行填写虚假手术时间以通过体检;2. 2022年,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被曝出向转介人支付超78万元回扣,涉及多名医疗系统员工和公职人员 | 这些违规行为严重违反医疗行业基本规范,削弱公众对爱尔眼科的信任 |
医疗事故问题 | 1. 2020年5月,医生艾芬在武汉爱尔眼科接受右眼白内障手术引发纠纷;2. 永州爱尔眼科医院误诊,导致小孩做全飞秒手术失去上定向士官的机会 | 医疗事故反映出医院专业性和责任心可能存在缺失 |
股市表现与问题 | 1. 盘子大、股东多,股价易受市场影响,如2024年18日创业板大涨带动爱尔暴力拉升冲高回落,追高者易被套;2. 目前股价走势呈妖股加板块轮动拉升模式,处于涨不动也跌不动的状态;3. 有人认为爱尔眼科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增幅会持续下降,还有人讨论集采对其业绩的影响,以及分红问题,认为分红少,建议不分红投入实业加强核心竞争力 | 股市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反映出投资者对爱尔眼科的不同看法 |
与公办医院对比劣势 | 与公办医院眼科相比,爱尔眼科作为私立连锁眼科机构,在老百姓心中公信力相对较弱。公办医院眼科医生技术水平考核严格,价格公开透明,而爱尔眼科在这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 不同类型医院各有优劣,爱尔眼科在公信力等方面需提升 |
行业竞争压力 | 眼科医院竞争加剧、内卷严重,私营专科医院大批倒闭,医疗系统降薪,市场对爱尔眼科能否回到之前3000亿市值存疑 | 行业竞争环境给爱尔眼科带来巨大挑战 |
术语解释: - “先培育,再并表”:爱尔眼科通过产业基金收购新兴眼科医院,在培育几年使其实现盈利并能提供利润后,将其并入上市主体。 - 百级层流无菌手术室:是一种高标准的手术室,能有效规避交叉感染,为手术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 集采:指集中采购,医保局通过此方式降低药品和器械价格,但可能对企业利润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