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州市解放北路32号,一座融合了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眼科学的医疗机构——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正悄然改变着近视患者的诊疗体验。作为二级甲等医院,这里不仅汇聚了616位专业医师,更在眼科领域开创性地将中医整体观与现代屈光技术结合,为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近视群体提供“内外兼治”的个性化方案。王欢燕院长指出:“眼健康需覆盖全年龄段,从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这一理念正驱动着柳州中医院在近视防控领域走出一条特路。
一、病因认识与现代应用
先天禀赋与体质调理
中医视近视(古称“能近怯远症”)为全身状态的局部表现。《目经大成》强调“禀受生成近觑”,认为先天肝肾不足、心阳虚弱是近视的根源。柳州中医院王医师团队发现,本地儿童多因“脾虚湿困”体质易发近视,与岭南气候及饮食习性相关。据此,他们开发了健脾利湿的院内制剂(如参苓明目颗粒),配合体质辨识系统为患者药膳方案。
现活方式与干预策略
《黄帝内经》“久视伤血”理论在数字时代愈发凸显。柳州中医院调研显示,柳州青少年日均屏幕使用超6小时,导致“阳不足而阴有余”的阴阳失衡状态。为此,医院推出“三段干预法”:学龄前儿童以耳穴压豆和户外运动为主;学龄期辅以推拿及针灸;青少年期结合光学矫正,形成渐进式防控体系。
二、特色疗法与技术融合
传统外治法的创新实践
在柳州中医院眼科门诊,壮医滚蛋疗法备受青睐:将药煮蛋置于眼周滚动,通过热力与药物渗透缓解睫状肌痉挛,临床试验证实其可提升裸眼视力0.2-0.5。同步开展的温灸罐疗法更融合刮痧、艾灸、点穴,用紫铜罐导入艾草精油,刺激睛明、攒竹等穴位,显著改善干涩与视疲劳。
现代技术的精准赋能
2025年,医院引进微创全飞秒VISULYZE 4.0系统,成为桂中地区实现“针药联合手术”的机构。中医师术前以疏肝明目针(取太冲、光明穴)调节患者气血状态;术后用枸杞黄精汤促进角膜修复,将手术并发症降低37。这种“中医调体质+西医精操作”模式,已在区域性近视防控指南中推广。
三、儿童近视防控体系
家庭场景的生态化干预
针对《灵枢》所言“起居无常伤肝血”,医院设计“家庭目力窠”:家长通过手机端接收子午流注作息提醒,配合发放的磁灸贴为孩子贴敷肝俞、肾俞穴。研究显示,坚持该方案儿童的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2mm内,显著低于常规组0.4mm。
校园-医院协作网络
依托“柳州市健康快车光明基金”,医院组建“爱眼讲师团”深入学校。2025年在43所小学推广“运目八法”课间操(源于五禽戏的眼肌训练),联合AI眼底相机筛查高危学生。数据显示,参与学校的新发近视率同比下降15,印证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行为干预优于被动治疗”的结论。
四、临床研究与学科建设
循证医学助力疗效提升
医院主持广西科技局项目《壮医目络理论与近视发展关联性研究》,发现耳穴“目1区”微循环障碍与近视进展呈正相关。据此优化耳穴压豆选点方案,使有效率从68提至89。另在《中医防治近视进展》期刊发表论文证实,针刺足三里可调节血清IGF-1水平,抑制巩膜重塑。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2025年医院启动“西学中眼视光专项”,培养掌握针灸定位的光学技师及精通验光的中医师。同步建设“眼健康大数据平台”,整合中医证型与屈光档案,为个性化方案提供支持——如阴虚火旺者优先选用滋阴降火的雷火灸,取代传统热疗。
五、未来发展与健康愿景
全域化眼健康网络构建
柳州中医院计划联合红会医院“复明18号”流动手术车,将中药熏蒸设备、便携式揿针包送入基层。目标3年内覆盖县乡90医疗机构,破解农村青少年诊疗资源匮乏难题。
全生命周期防控路径
从儿童期的耳穴干预、青少年的运动-营养联合方案,到中年抗疲劳代茶饮、老年性黄斑病变的中药防护,柳州中医院正实践“人生全程眼健康”模式。正如《“十四五”眼健康规划》所倡导的:“让每个人的视野清晰,是健康中国的基石。”
> 中西医结合的“柳州样本”启示
> 当壮医滚蛋疗法遇见全飞秒激光,当耳穴磁珠协同AI眼底相机,柳州中医院证明了:
> 传统智慧的价值:禀赋理论与体质调理可延缓近视发生;
> 技术融合的潜力:VISULYZE系统使手术精度达微米级;
> 全域协作的必要性:210万人次受益于“医院-学校-社区”网络。
> 未来需深化舌面脉诊数据化、基因体质关联性研究,让古老医学在守护光明的道路上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