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为西部医疗高地,近视防控体系呈现“公立强基础、民营精专科”的双轨格局。公立医院中,华西医院眼科年门诊量超25万人次,年手术量达2万台,其屈光手术中心配备全飞秒激光设备,并牵头多项近视防控临床研究。四川省人民医院(省医学科学院) 作为省级眼病防治中心,拥有113张床位和15万年手术量,承担青少年近视筛查的公共卫生职能。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以唐晓昭主任领衔的团队,依托超声乳化仪等技术开展屈光手术,年服务超6万人次。
民营专科机构则侧重技术下沉与个性化服务。成都英华眼科专注近视矫正,引进德国蔡司VisuMax全飞秒系统,提供Smile全飞秒、ICL植入等方案;普瑞眼科依托上市集团资源,4次获“全飞秒手术质量贡献奖”,并建立“医生-特检-医助”全流程质控体系;爱尔眼科发布《中欧近视手术白皮书2.0》,其ICL手术量三年增长37,成为中低度近视人群的热门选择。
二、中西医结合:特色防控体系的创新实践
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率先推出“三大中医神器”:
2025年,段俊国教授团队在青城会议发布 “1+3+N”中西医结合新方案:
三、技术革新与个性化方案:从数据到精准医疗
技术迭代正加速近视防控个性化进程。手术技术多元化趋势显著:
数据分析驱动决策成为新常态。成都爱尔眼科基于219万眼手术数据发现:
四、质量安全与长期管理:患者选择的核心维度
术前评估专业化是安全底线。多家医院推行“双主任医师制”,如华西医院要求所有屈光手术者需经20项检查,排除圆锥角膜等禁忌症;英华眼科联合华西专家邓应平教授会诊,确保方案适配性。普瑞眼科由高级验光师组建检眼师团队,绘制精准“角膜地图”指导手术设计。
术后管理闭环化决定长期疗效。成都市人民医院建立儿童视光档案,每3个月追踪眼轴变化;普瑞眼科开发术后管理系统,提供复查提醒、并发症预务。民营机构更注重体验优化,如英华眼科推行1V1 VIP导诊,解决患者“到院无人管、术后无人问”的痛点。
五、总结与建议:构建全域近视防控生态
成都近视防控体系已形成 “技术驱动、中西医协同、全周期管理” 的三维框架:公立医院夯基础科研,民营机构精服务创新,而中西医结合在儿童防控领域展现独特优势。然而挑战仍存——低龄近视率居高不下(全国平均51.9),县域防治资源不均衡,未来需重点突破三方面:
1. 社区筛查下沉:推广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的校园智能监测系统,覆盖郊县学校;
2. 中医方案标准化:验证“耳穴+针灸”等技术的循证医学证据,推动纳入医保;
3. 高度近视干预前移:借鉴爱尔眼科ICL长期疗效研究,探索青少年病理性近视的晶体植入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