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作用 |
---|---|---|
视力检查 | 采用视力表检查远视力和近视力,远视力检查者距视力表5m,近视力检查者距视力表30cm | 判断是否患有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视力问题,了解视功能 |
眼压检查 | 使用专业仪器测量眼球内部压力,正常人眼压约10 - 21mmHg | 早期发现青光眼等眼病,对某些类型青光眼和其他眼球疾病确诊和治疗必不可少,可对安装人工晶体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
裂隙灯检查 | 用裂隙灯(特殊显微镜)检查眼睛前段结构,如角膜、虹膜、晶状体等 | 看清眼部细微结构,辅助诊断相关眼病 |
眼底检查 | 通过特殊仪器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盘和视神经等 | 发现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 |
视野检查 | 评估眼睛能够看到的范围 | 辅助诊断青光眼等影响视野的疾病 |
色盲检查 | 评估被检者识别颜色的能力 | 检查患者有无色弱、色盲 |
角膜地形图检查 | 对眼球前表面形状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机分析角膜地形图,提供角膜曲率详细数据 | 用于近视、弱视和斜视准确诊断,检查角膜表面形态变化、散光情况,早期筛查圆锥角膜等角膜病变 |
眼部B超检查 | 利用超声波原理检查眼部结构 | 辅助诊断眼部疾病,了解眼部结构情况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可理解为眼部的CT,检查角膜、后玻璃体、视网膜及脉络膜的情况 | 详细观察眼部组织结构,辅助诊断相关眼病 |
血流OCT(OCTA) | 主要检查视网膜、脉络膜层面的血管情况 | 了解眼部血管情况,辅助诊断相关血管疾病 |
超生生物显微镜(UBM) | 检查角膜、房角、睫状体周围等眼球前面结构内部的情况 | 观察眼球前部结构内部状况,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 | 显示视网膜、脉络膜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情况 | 辅助诊断眼底血管疾病 |
吲哚青绿造影(ICG) | 比FFA更清楚地显示脉络膜及脉络膜的新生血管 | 更清晰观察脉络膜及新生血管情况,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
前节照相和眼底照相 | 记录、显示眼部不同部位的情况 | 记录眼部状况,便于诊断和病情跟踪 |
OBSCAN | 用于检查角膜地形图 | 获取角膜地形图数据,辅助诊断和治疗 |
视觉诱发电位(VEP) | 反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以上视觉通路的功能情况,分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后者用于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和青光眼的诊断及客观视力的测定 | 评估视觉通路功能,辅助诊断相关眼病 |
欧宝optos | 记录视网膜的整体情况 | 全面了解视网膜状况 |
共焦显微镜 | 从极其微观的角度了解组织内的情况 | 对角膜病诊断特别有用 |
间接检眼镜 | 更立体的检查玻璃体和视网膜的情况 | 更直观、立体观察玻璃体和视网膜状况 |
角膜知觉 | 反应角膜的敏感度 | 评估角膜神经功能 |
散瞳 | 使用药物扩大瞳孔 | 更好地检查白内障、玻璃体及视网膜,青少年儿童验光散瞳可排除假性近视,得出更准确屈光度 |
角膜内皮计数 | 检查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和功能 | 是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若角膜内皮数目或功能异常,角膜将不透明,严重影响视力 |
IOLmaster | 一次性测量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前方深度、晶体厚度等多个数值,也用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 为眼科手术提供重要数据,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 |
外眼检查 | 包括眼睑、泪器、结膜、眼球位置、眼眶、眼肌的检查 | 评估外眼有无外形和眼球运动的异常 |
屈光度检查 | 检查患者有无近视、远视、散光 | 确定屈光不正类型和程度 |
眼眶CT或者眼眶磁共振检查 | 利用CT或磁共振技术检查眼眶结构 | 辅助诊断眼眶疾病 |
视神经纤维层分析检查 | 分析视神经纤维层情况 | 辅助诊断青光眼等影响视神经纤维层的疾病 |
解释说明: - 眼压:眼球内部的压力,正常范围约为10 - 21mmHg,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表示存在眼部疾病。 - 散瞳:使用药物使瞳孔散大,便于更清晰地观察眼内结构,同时青少年散瞳验光可排除假性近视。 - 角膜内皮计数:角膜内皮细胞对维持角膜透明度至关重要,其数目和功能异常会影响视力。 - IOLmaster:一种眼科检查设备,可测量多个眼部参数并用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类似CT技术,用于高分辨率观察眼部组织结构。 - OCTA:血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专门用于观察眼部血管情况。 - UBM:超生生物显微镜,利用超声波检查眼球前部结构内部情况。 - FFA: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通过注射荧光素钠,利用特殊设备观察眼底血管情况。 - ICG:吲哚青绿造影,对脉络膜及新生血管显示效果优于FFA。 - VEP:视觉诱发电位,通过记录大脑对视觉刺激的电反应,评估视觉通路功能。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世界的精彩。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各种眼部问题日益增多。定期到眼科医院进行检查,成为了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举措。但面对众多的眼科检查项目,很多人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做哪些检查才好。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眼科医院里那些值得做的检查项目。
基础必查项目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基础也是常见的眼科检查项目。它通过视力表来测量我们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在检查远视力时,检查者需站在距离视力表5米的地方;而近视力检查则要求检查者距视力表30厘米。这项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我们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视力问题。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定期的视力检查尤为重要,可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例如,当孩子在看黑板上的字变得模糊时,通过视力检查就能初步判断是否近视。
眼压检查
眼压,即眼球内的压力,正常人的眼压约在10 - 21mmHg之间。眼压过高或者过低都是病态,多数病人存在眼压过高的问题,这对于早期发现青光眼等眼病十分重要。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眼压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压异常,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在眼科医院,医生通常会使用专业的仪器来测量眼压,整个过程简单快捷,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多不适。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它能够清晰地检查眼睛的前段结构,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等。通过裂隙灯检查,医生可以看清眼部细微的结构,如结膜、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等是否存在病变。例如,角膜炎症、白内障等疾病都可以通过裂隙灯检查发现端倪。检查时,患者只需将下巴放在仪器的托架上,按照医生的指示注视前方即可,过程轻松无痛。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是检查视网膜、视神经盘和视神经的重要方法。通过特殊的仪器,医生可以观察到视网膜、脉络膜、黄斑等结构,从而发现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病。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尤为重要,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眼底血管,导致眼底病变。眼底检查一般需要散瞳,以获得更清晰的视野,散瞳后可能会出现暂时的视力模糊和畏光现象,但这些症状会在几个小时内逐渐消失。
针对性检查项目
青少年儿童
对于青少年儿童,除了基础的视力、眼压等检查外,还需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检查。首先是散瞳验光,由于青少年儿童眼睛调节力比较强,散瞳验光可以排除假性近视,得出更加准确的屈光度。此外,眼轴长度测量也很重要,眼轴长度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观察眼轴以及相关数据是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的重要手段。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对眼球前表面形状进行定量分析,用于近视、弱视和斜视的准确诊断,以及早期筛查圆锥角膜等角膜病变。
老年人
老年人是眼部疾病的高发人群,除了常规检查外,需要重点关注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等疾病的筛查。例如,OCT检查可以详细观察视网膜、脉络膜等结构,对于早期发现黄斑病变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和吲哚青绿造影(ICG)可以显示视网膜、脉络膜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情况,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眼底血管疾病。同时,角膜内皮计数是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对于评估手术风险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一种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可能导致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包括眼底照相、FFA等,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及时治疗。此外,眼压检查也不能忽视,因为糖尿病患者患青光眼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高度近视患者
高度近视患者除了要关注视力变化外,还需要重点检查眼底。高度近视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变薄、变性等病变,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因此,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如间接检眼镜检查、OCT检查等,可以及时发现眼底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眼轴长度测量也有助于了解近视的发展情况。
其他特色检查项目
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主要是评估眼睛能够看到的范围。青光眼等疾病可能会导致视野缺损,通过视野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这些问题。检查时,患者需要坐在视野计前,按照医生的指示注视前方并在看到亮点时按下按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来绘制视野图,判断是否存在视野异常。
色觉检查
色觉检查用于检查患者有无色弱、色盲,评估被检者识别颜色的能力。一般会使用专门的色觉检查图谱,让患者识别其中的图案或数字。色觉异常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职业选择和日常生活,因此色觉检查对于某些特定职业人群,如驾驶员、美术工作者等尤为重要。
眼部B超检查
眼部B超检查利用超声波原理,能够清晰地显示眼部的结构,如玻璃体、视网膜等。对于一些眼部疾病,如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等,眼部B超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检查时,医生会在患者的眼部涂抹一些耦合剂,然后用探头轻轻接触眼球表面,整个过程无痛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血流OCT(OCTA)
OCT可以理解为眼部的CT,它能够对角膜、后玻璃体、视网膜及脉络膜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帮助医生观察这些部位的细微结构和病变。OCTA则主要用于检查视网膜、脉络膜层面的血管情况,对于诊断血管性眼病具有重要价值。这两项检查在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广泛。
超生生物显微镜(UBM)
UBM主要用于检查角膜、房角、睫状体周围等眼球前面结构内部的情况。对于一些眼前段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等,UBM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项目
面对众多的眼科检查项目,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呢?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用眼习惯来选择。例如,青少年儿童应重点关注近视防控相关的检查;老年人则要注重白内障、青光眼等老年眼病的筛查;糖尿病患者和高度近视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其次,如果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如视力下降、眼痛、眼红、畏光、流泪等,应及时到眼科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检查。此外,定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眼部问题。
选择专业眼科医院的重要性
在进行眼科检查时,选择一家专业的眼科医院至关重要。专业性比较强的眼科医院,在医院环境、医生矫正经验和矫正设备方面都具有优势。例如,上海普瑞眼科医院深受患者的信赖,拥有自己的专家团队,其中肖其瑞主任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多年,对于激光矫正手术和晶体植入矫正手术都很擅长。专业的眼科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眼部检查,帮助患者排除手术中的风险,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使患者恢复视力更加顺利。同时,专业医院的检查设备更加先进,医生的诊断水平也更高,能够更准确地发现眼部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总之,眼科检查对于保护眼睛健康至关重要。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项目,定期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通过及时的检查和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呵护自己的眼睛,让这扇心灵的窗户始终明亮清晰。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眼部健康,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尽情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