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标准相关信息,详情,适用范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眼科传染病防控消毒制度适用于所有开展眼科医疗活动的单位,包括医院、诊所及相关医疗机构;眼科医院消...
标准相关信息 | 详情 |
---|---|
适用范围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眼科传染病防控消毒制度适用于所有开展眼科医疗活动的单位,包括医院、诊所及相关医疗机构;眼科医院消毒管理制度适用于眼科医院所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消毒管理工作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8278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工业湿热灭菌 第1篇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WS 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 - 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眼科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术语和定义 | 可追溯(traceability):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rocess challenge device,PCD):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A0值(A0 value):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 |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洁净手术部等洁净场所) | 手术室等级 | 手术室名称 |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平均浓度(手术区) |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平均浓度(周边区) | 空气洁净度级别(手术区) | 空气洁净度级别(周边区) |
---|---|---|---|---|---|---|
Ⅰ | 特别洁净手术室 | 0.2个/30min.Φ 90皿(5个/m³) | 0.4个/30min.Φ 90皿(5个/m³) | 100级 | 1000级 | |
Ⅱ | 标准洁净手术室 | 0.75个/30min.Φ 90皿(5个/m³) | 1.5个/30min.Φ 90皿(5个/m³) | 1000级 | 10000级 | |
Ⅲ | 一般洁净手术室 | 2个/30min.Φ 90皿(5个/m³) | 4个/30min.Φ 90皿(5个/m³) | 10000级 | 100000级 | |
Ⅳ | 准洁净手术室 | 5个/30min.Φ皿(175个/m³) | - | - | 300000级 | |
备注:1、浮游的细菌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2、I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相关规定执行。 |
环境卫生学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沉降法) | 环境类别 | 范围 | 空气cfu/(皿.暴露时间) | 物体表面cfu/cm² | 医务人员手cfu/cm² |
---|---|---|---|---|---|
一类 |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病房 | 遵循GB 50333 | - | - | |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 4cfu/(9cm².15min) | 5 | 5 | ||
二类 |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人流室、消毒供应室中心(室)、血液透析中心、各类普通病房(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 | 4cfu/(9cm².5min) | 10 | 10 | |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 4cfu/(9cm².5min) | 10 | 10 | ||
母婴同室、人流室、消毒供应室中心(室)检查打包区及无菌物品储存区 | 5 | - | - | ||
三类 |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输血科、血液透析中心、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 10 | - | - | |
内镜 | 灭菌后的活检钳、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脑室镜、膀胱镜、胸腔镜等) | 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 - | - |
眼科医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 | 表面分类 | 具体物品 | 清洁消毒频率 | 消毒剂 |
---|---|---|---|---|
医疗表面 | 治疗车、口腔诊疗椅 | 每日 | 含氯消毒剂500mg/L | |
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引流瓶、氧气流量表、呼吸机表面 | 每位患者使用后消毒,同一病人连续使用时每日清洁、每周消毒 | 含氯消毒剂500mg/L或75酒精 | ||
血液转运箱等各种容器 | 每周 | 含氯消毒剂500mg/L | ||
听诊器、血压计、心电图、除颤仪、胎心监护仪、胎心监测仪、婴儿秤、麻醉机表面、交换车、轮椅、药品柜等 | 每日清洁,每周消毒 | 含氯消毒剂500mg/L,个别仪器可选用75酒精 | ||
氧气面罩、麻醉面罩、简易呼吸器、产床、手术床等 | 每次用后 | 含氯消毒剂500mg/L | ||
体温表 | 每次使用后 | 75酒精浸泡30分钟 | ||
卫生表面(如地板、墙面、桌面等) | - | - |
眼科传染病防控消毒制度 | 相关内容 | 详情 |
---|---|---|
总则 | 为保障眼科医疗环境的安全,防止眼科传染病的传播,依据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旨在规范消毒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护医患双方健康 | |
适用范围 | 所有开展眼科医疗活动的单位,包括医院、诊所及相关医疗机构,所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需遵守 | |
制度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眼科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
目标 | 确保眼科医疗环境、器械及设备的卫生安全;降低眼科传染病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消毒技能;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体系,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 |
管理规范 | 消毒责任:所有医务人员承担消毒责任,负责消毒人员需熟悉流程并定期培训;消毒物品要求:消毒剂符合标准,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开封后标明使用日期;消毒频率:一般情况下,诊室、手术室、器械及设备消毒频率不少于每日一次,高风险操作后立即消毒;消毒记录:做好消毒工作记录 |
眼科医院消毒管理制度 | 相关内容 | 详情 |
---|---|---|
总则 | 为规范消毒管理工作,保障医疗设备和环境卫生安全,预防医院感染,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健康制定,适用于相关人员,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主动服务”原则,以提供、安全医疗服务为目标,医院领导重视并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 |
消毒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 | 设立消毒管理部门,负责制度规范、组织培训指导、指导科室工作、监督检查、收集分析数据并报告、协调外部合作;各科室设专职消毒管理人员;医院领导考核相关人员 | |
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 | 遵循“分类管理、分区域、分级别”原则 |
消毒监测相关单项选择题 | 题目 | 答案 |
---|---|---|
A0值是评价下列哪项消毒效果的指标( ) A.湿热 B.干热 C.环氧乙烷 D.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 | A | |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体积通常( ) A.>60L B.<60L C.等于60L D.无要求 | B | |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植入型器械进行生物监测的频率是( ) A.每批次 B.每天一次 C.每周一次 D.无特殊要求 | A | |
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法的监测频率是( ) A.每批次 B.每天一次 C.每周一次 D.每月一次 | C | |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灭菌时,进行生物监测时( ) A.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 B.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满载的灭菌器内 C.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放于标准测试包内,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 D.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 | 未明确答案 | |
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多少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以上都不是 | C | |
生物监测需每批进行的有( ) A.压力蒸汽灭菌 | 未明确答案 |
术语解释: - 可追溯:通过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并保存,方便后续追踪灭菌的整个过程和结果,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进行质量追溯。 - 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是一种模拟装置,具有预定的抗力,用于评估灭菌过程是否有效。根据内部放置的指示物不同,分为化学PCD和生物PCD,化学指示物可以初步反映灭菌过程中的一些物理参数,生物指示物则更直接地体现灭菌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 A0值:是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一个指标,它与微生物杀灭效果和温度时间相关,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可以用来衡量湿热消毒过程中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