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维度 | 天津市眼科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
成立时间 | 前身为1924年北洋医科学校法籍教授卢梭望创办的中国华洋防盲会 | 1989年 | - |
历史沿革 | 1949年5月批准并定名为华北防盲医院;1952年4月16日正式改名为天津市立眼科医院;1957年调配和平区兴安路255号与哈尔滨道118号;1976年和平区大同道21号做住院部;1991年门诊部迁至和平区四平东道15号;2002年确定在和平区甘肃路4号新建;2004年10月新建竣工并投入使用 | 原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前身是世界人工晶体中国天津培训中心 | - |
机构性质 | 公办 | 公办 | 公办 |
机构等级 | 三级甲等 | 三级甲等 | - |
隶属关系 |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 - |
建筑面积 | 4.5万多平方米 | 2.4万余平米 | 占地面积91,627.03平方米(137.44亩),建筑面积306,060.46平方米 |
开放床位数 | 245张 | 120张 | - |
职工人数 | 400多人 | 350余人 | - |
卫生技术人员占比 | 72 | - | - |
高级职称人数 | 70余人 | - | - |
医生硕博学历占比 | 66 | 眼科医生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占94 | - |
护理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 | - | 84 | - |
临床专业数量 | 15个 | - | - |
临床专业 | 斜视与小儿眼科、视光学(准分子、低视力、验光配镜、角膜接触镜)、白内障、眼眶眼整形、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心、角膜病、青光眼、中西医结合眼科、医疗美容科等 | - | - |
年诊疗人次 | 超过百万(2011年数据) | 近四十万 | - |
年住院人次 | 1.7万人次(2011年数据) | - | - |
年手术量 | 近3万例(2011年数据) | 1万余例 | - |
专家资源 | 像张卫鹏主任医师擅长眼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例如白内障、玻璃体积血等;付妍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眼科常见病、疑难病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授衔专家、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卫生计生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天津市高校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和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及博硕士研究生导师 | - |
科研相关 | 赵堪兴教授在中国率先组织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大样本儿童斜视弱视与视力发育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明确了中国儿童视力发育与年龄的关系。其主持完成的《弱视诊断专家共识》研究成果被评选为中国眼科近五年(2009 - 2013)十大研究进展之一;2021年10月19日,南开大学与眼科医院合作共建的南开大学眼科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学博(硕)士点、眼视光学博(硕)士点,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医院目前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也是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中心、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样本库、天津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天津市科技合作基地所在单位;2021年,荣获国务院“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3年,卫健委授予医院“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中心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卓越案例”称号 | - |
三方合作 | 与南开大学医学院、美国太平洋大学视光学院达成三方合作协议,由美国太平洋大学视光学院提供全部视光课程和指导,供南开大学视光学院的本科视光学程,并将标准美国视光实习计划落实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共同协助完成本科视光实习 | - | - |
当地关注度排名 | 天津市第8名 | 天津市第20名 | - |
办公电话 | 022 - 27313336、022 - 23187100 | 022 - 86428810 | - |
办公地址 | 天津市和平区甘肃路4号 | 天津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区榕苑路1号 | - |
备注:
- 天津市眼科医院的年诊疗人次、年住院人次和年手术量数据为2011年数据,可能与当前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 各医院的信息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如需新信息,建议进一步查询相关医院官方渠道。
术语解释:
- 三级甲等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划分的医院等级之一,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的别。三级甲等医院在中国是特殊医院以外的高等级的医院,代表了中国医院的高水平。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旨在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指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具有开展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这些机构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条件,以确保药物临床试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是指经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卫生健康委认定的,具有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其作用是为医疗器械的研发、注册提供科学、可靠的临床试验数据,保障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