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入海口闪耀的东方明珠上海,一座汇聚医疗资源的城市,其眼科医疗体系犹如一颗璀璨的钻石,折射出学术、技术革新与人文关怀的多重光芒。这里坐落着数家引领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眼科发展的殿堂级医疗机构,它们以卓越的临床实力、深厚的科研积淀和对复杂疑难眼病的攻克能力,构筑起守护人类“心灵之窗”的坚固长城。从临床重点专科到前沿的创新转化平台,从百年名院到特色专科新锐,上海眼科医院群不仅承载着千万患者的视觉希望,更在世界眼科发展版图上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学术地位与专科特色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五官科医院)长期稳居华东地区眼科榜首,其眼科连续获评教育部重点学科及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在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中位列前三。该院构建了全覆盖的亚专科体系,涵盖白内障与晶状体疾病、玻璃体视网膜病、青光眼、视光学等八大领域,年手术量超9.5万台,年门诊量突破140万人次,其复杂病例诊疗能力可比肩眼科中心。该院在屈光手术领域尤为突出,拥有周行涛、王晓瑛等专家,全飞秒、ICL植入等技术处于全球梯队。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则以眼肿瘤与眼眶病诊疗闻名于世。在范先群院士带领下,该专科获批2025年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主导制定6项眼肿瘤诊疗指南,牵头全国370家单位组建专科联盟。其创新性应用内镜导航系统于眼眶手术,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与疗效,视网膜母细胞瘤保眼技术达到先进水平。贾仁兵教授领衔的团队在眼肿瘤液体活检、靶向治疗等领域持续突破,近五年获课题24项,发表SCI论文186篇,并摘得科技进步奖。
临床服务能力与技术优势
上海市人民医院眼科作为临床重点专科及上海市眼科研究所驻地,在眼底病外科领域积淀深厚。其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变性诊疗体系形成传统优势,同时白内障超声乳化、青光眼微创手术等技术亦达国内水平。该院年手术量1.5万台,门诊量超32万例,开放床位160余张,规模位居全市前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聚焦小儿眼病与复杂白内障治疗,是全国的儿童眼病中心之一。其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防治体系,开展遗传性视网膜病基因诊断及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创手术、视网膜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等技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瑞金医院眼科则凭百年底蕴深耕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与青光眼领域,尤其在眼外伤修复、黄斑手术等方面技术精湛。
科研创新与学科建设
上海眼科医院的科研布局紧密围绕临床痛点。九院眼肿瘤团队率先建立多学科诊疗创新平台,通过整合基础研究与临床资源,在眼肿瘤液体活检、动静脉化疗优化等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牵头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正推动诊疗规范向基层辐射。2025年,该团队再获国自然重点类项目支持,凸显科研持续创新能力。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作为全市公立三级眼病专科医院,开创“防治结合”新模式。其主导的“儿童屈光发育档案”项目被纳入上海公共卫生行动计划,为逾8.5万名儿童建立视力数据库,并通过近视干预试点降低区域青少年近视率。该中心还承担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累计完成3500余例免费手术,获社会高度评价。
多元化医疗生态发展
公立与私立机构的协同构成上海眼科生态的特色。上海和平眼科医院作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合作机构,实现优质资源下沉。依托公立三甲技术支持,该院可开展高难度视网膜手术及难治性青光眼治疗,并邀请王晓瑛、褚仁远等公立专家定期坐诊,有效分流公立医院就诊压力。
民营资本亦加速引入人才。2025年初,爱尔眼科上海区聘请胡运韬教授出任专家,其作为中华医学会眼外伤学组副组长,在复杂眼底病、眼外伤领域造诣深厚。此举强化了私立机构在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推动“医教研”一体化战略落地。胡运韬团队在电子视网膜假体研发等前沿领域的探索,彰显民营机构参与高科技竞争的潜力。
上海眼科医疗高地的形成,源于临床重点专科的引领(如五官科医院、九院)、防治结合的公共医疗实践(如市眼防中心)以及多元化办医的创新探索(如和平眼科合作模式)。未来需在三方面持续发力:深化交叉学科融合,如九院眼肿瘤MDT平台需拓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应用;推动技术普惠化,借鉴眼防中心“屈光档案”经验,将基因筛查纳入儿童近视防控体系;加速资源整合,利用COOC 2025眼科展会等平台引进新技术,同时输出中国标准如九院眼眶手术规范。唯有如此,方能使“上海品牌”不仅照亮本土患者的视界,更为全球眼健康治理提供东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