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机构名称 | 市值 | 成立时间 | 主要业务 | 关键进展/成果 | 备注 |
---|---|---|---|---|---|
美国医疗机构HCA | 730亿美金 | - | 经营医院、独立的外科诊疗室、透视成像诊疗中心、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康复理疗中心等美国各种不同的保健设施 | 截至2005年10月,已在英国、瑞士等23个拥有187家医院,94个独立的诊疗中心;2019年在世界500强榜单中排第241位 | 与中国连锁医疗机构爱尔眼科对比,规模远超爱尔眼科(爱尔眼科约300亿美金) |
波士顿科学公司 | 991.3亿美元 | - | 专注于介入心脏病学、心律管理、内窥镜检查、泌尿外科和神经调节等领域的医疗设备创新 | 2023年公司收入达142亿美元,推出了90种新产品,惠及超3700万患者;心血管业务收入88亿美元;FDA批准WATCHMAN FLX™ Pro,提升房颤治疗效果,减少中风风险;MedSurg的内窥镜业务收入24.8亿美元;2024年初以37亿美元收购Axonics,增强其在泌尿和肠道功能障碍治疗领域的能力;2024年4月,因Obsidio Conformable Embolic产品可能引发肠缺血风险,面临FDA的一级召回 | - |
直觉外科手术(Intuitive Surgical) | 1337.5亿美元 | 1995年 | 全球的机器人辅助手术设备提供商 | 旗舰产品——达芬奇外科系统广泛应用 | - |
亚拉文眼科关爱中心 | - | 1976年 | 眼科护理 | 近年来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在75以上;全球大约有300多所眼科医院学习采用其模式;所服务的病患中近2/3是不必支付分文的穷人;2020年3月,美国《财富》杂志将其列入全球100个伟大的设计榜单 | 是全世界规模、发展好、效率高、为人称道的一家眼科护理医院 |
爱尔眼科 | 截至2024年10月10日,总市值1439.16亿元;截至2月28日,总市值1296亿 | - | 眼科医疗服务 | 在眼科医疗服务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处于地位,远远超过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等同行业企业;从专业分析角度假设未来10年营收CAGR18(前5年20+,后5年15),2033年净利润约200 - 240亿元,按2033年PE25 - 30倍计算,对应股价170 - 246元;从券商预期角度,若2024 - 2026年国内业务复合增长率为15 - 18,净利润增速达16 - 20,2025年净利润同步增长至45亿 - 50亿元,若2025年PE回升至25 - 30倍,则对应市值有望达到1500亿 | 有观点认为十年后市值可达三万亿人民币,如同贵州茅台一样股价有较大上升空间 |
复星医药 | 截至2024年10月10日,总市值710.04亿元 | - | - | - | - |
眼科中心ISEC | 212.82 M | - | - | 关键数据:卖价/买价0.38 / 0.425,昨收0.37,开盘0.37,当日幅度0.37 - 0.37,52周范围0.25 - 0.46,量 -,平均成交量 (3个月)13.22 K,1年涨跌幅 -19.57 | - |
赛诺菲安万特 | 超千亿美元 | - | - | - | 在美股前100大市值公司中排名第十 |
Sight Sciences | 14.15亿美元 | - | 专注于眼科和验光、青光眼和干眼症的医疗器械,经营手术与非手术两条业务线 | 2024年7月16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24美元,发行1000万股,募资总额为2.4亿美元;开盘价为30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0;收盘价为33.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9.58;年亏损3219万美元 | 旨在改变眼科及验光学对眼病主要病因的认识和治疗方式,随着人们使用电子设备时间增加,干眼症和青光眼发病率可能上升,其治疗有望向程序化方向发展 |
蔡司医疗 | 约50亿欧元 | - | 主要业务涵盖眼科器械和显微外科 | 2022/23财年总营业收入为20.89亿欧元,其中眼科器械业务收入为15.76亿欧元,占总营收的约75;2022年眼科产品的整体市场规模约为478亿美元,其涉及的细分市场(诊断设备、治疗设备、植入物和耗材)规模约为140亿美元,市场份额约为11(大概与2021年持平) | 通过并购和自研结合拓展产品矩阵,实现协同效应 |
博士伦(Bausch Lomb) | - | 1853年 | 拥有从隐形眼镜、彩色隐形眼镜,到隐形眼镜护理液的全线眼睛健康产品,还有眼科手术设备和仪器等产品 | 2022年于纽交所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全球大约10000名员工,产品已销往100多个;目前博士康(Bausch Health)因身陷巨额债务危机,正寻求将其出售分拆 | 2013年被博士康的前身加拿大制药巨头Valeant以87亿美元收购,成为其旗下子公司;2020年8月官宣以独立公司运营 |
术语解释:
- 市值: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
-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 市盈率:是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 EPS )的比率,或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东应占溢利。它是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
- 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是一项投资在特定时期内的年度增长率,计算方法为总增长率百分比的n方根,n相等于有关时期内的年数。
- PE:即市盈率,在分析公司市值时,常结合净利润通过PE倍数来估算公司的市值。
背景关联信息:医疗行业是一个强政策主导的行业,对其研究需要密切关注医保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健委这三个部门的政策动向。现阶段医保局负责医保,药监局负责医药,卫健委负责医疗。同时,医疗行业大板块下细分赛道极多,包括原料药、化学制剂、医疗器械、医事服务、医药流通等,各条赛道还可继续细分,如化学制剂又可分为仿制药和创新药。在全球医疗行业中,美股前100大市值公司中有16家出自医疗行业,A股也有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和爱尔眼科等市值较高的医疗巨头,在这些龙头企业的示范和牵引作用下,众多暂处于“小而美”阶段的医疗企业同样充满发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