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问题已成为影响襄阳市民健康生活的显著挑战,尤其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高发率与低龄化趋势引发广泛关注。面对众多宣称“治愈近视”的机构,襄阳的专业医疗机构如何科学应对?本文从近视的本质、防控技术、医院选择及未来方向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参考。
一、科学认知:近视不可逆,但可控
真性近视的本质是眼轴不可逆性增长,襄阳市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慧明确表示:“现有的近视手术也无法从根本上治疗近视……只能延缓近视的发展速度。”这一观点得到国内外眼科共识支持。所谓“治愈近视”更多是商业宣传的误导,科学干预的核心在于控制度数增长、避免发展为600度以上的病理性高度近视,后者可能引发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不可逆损害。
临床中需严格区分假性与真性近视。部分儿童因视疲劳出现暂时性视力下降(假性近视),可通过散瞳验光、视功能训练缓解;而真性近视需终身管理。襄阳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近视率较2020年仅下降0.37,距离48.2的防控目标仍有差距,凸显长期系统性干预的必要性。
二、技术手段:手术与非手术干预
手术矫正适用于成人稳定近视。襄阳多家医院已成熟开展激光与晶体植入术:
非手术干预聚焦青少年防控:
三、襄阳近视防控体系
公立医院主导“三级防控网络”。襄阳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以市人民医院为核心,联合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构建筛查-转诊体系。例如保康县人民医院已完成700余名学生近视检测,枣阳、宜城等地推进三级网点建设。该中心同步开展校园建档、远视储备监测(如6-8岁儿童远视储备应≥+1.00D),2022年累计培训超20场、宣教200余场。
民营专科填补技术服务空白:
四、如何选择医院
公立医院优势在于体系化防控。襄阳市人民医院除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外,更承担区域近视防控协调职能,其眼科团队(如殷晖、王慧)深度参与政策制定与科普。襄阳市中心医院则以多亚专科协作见长,设有青光眼、眼视光、角膜病等专科。
民营机构强项在于技术更新与服务。爱尔眼科引入德国蔡司三焦点晶体(约9千元起)等高端耗材,并通过周年庆免挂号费、建档赠书包等活动提升可及性。但需注意,部分项目价格高于公立医院约20(如半飞秒手术差价约3000元)。
五、未来方向:从治疗转向全周期管理
当前防控瓶颈在于基层能力不足与家庭认知偏差。部分家长迷信“视力康复仪”“叶黄素根治近视”,导致孩子错过干预期。曾有案例因误用按摩仪加剧假性近视症状。下一步需着力:
1. 完善眼健康档案全域覆盖,将幼儿园纳入监测体系;
2. 推广“20-20-20”用眼法则(用眼20分钟后远眺20英尺外20秒)及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
3. 发展社区筛查技术,如便携式生物测量仪快速检测眼轴。
近视管理是贯穿全生命期的健康课题。襄阳已建立以公立医院为核心、民营机构为补充的防控网络,但消除“治愈近视”的误区仍需医教协同。建议家长每年带孩子至正规医疗机构(如市一医院近视防治中心、中心医院眼视光专科)做全面检查,结合远视储备量制定个性化方案——科学防控的目标并非摘镜,而是守护永不褪色的清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