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 出征时间 | 出征人数 | 人员构成 | 任务安排 | 工作成果 | 队员心声 |
---|---|---|---|---|---|---|
天津市眼科医院 | 4月3日上午9时50分许 | 30名 | 王琦妙(队长)、庞颖(副队长)、胡文琦(感控人员)等 | 1. 隶属天津援沪医疗队战队,于4月7日早上8时进驻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助工作;2. 10名队员参与协助上海市全员核酸检测任务;3. 成立临时党支部 | 1. 天津市援沪医疗队3次支援上海市全员核酸筛查工作,累计派出队员450人次,完成17.6万人核酸采样任务;2. 天津市援沪医疗队“重症突击队”进驻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定点医院重症监护病区,累计收治患者19人 | 王琦妙:疫情当前,招之必来,出征援沪。我们是年轻有活力的队伍,有信心战胜病毒。胡文琦:义不容辞,身先士卒,坚守岗位,同病魔宣战。庞颖:齐心协力,定能打赢这场战“疫”。王楠:把未知变成熟知,让上海恢复如初。张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召必回,战必胜。王欣: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展现眼院人专业与风采 |
天津市眼科医院 | - | 20名 | 张晓(主任医师)、李艳(副主任医师)、王刚(副主任医师)等 | 前往上海支援抗击新冠疫情,开展眼科疾病救治工作 | - | - |
天津市援沪医疗队(整体) | 4月3日上午,G265、G267次列车分别于9:54和10:41从天津西站发车 | 1512名 | 医生250人、护士1250人,另有12名来自市卫健委机关及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 | 1. 250名医生和1250名护士赴上海方舱医院工作;2. 后续50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赴上海支援核酸采样工作 | - | 尚晓霞:不少人参加过援鄂抗“疫”,有信心有决心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赢这场战“疫” |
天津市急救中心 | 2022年4月26日 | 50名急救医生等,50辆急救车 | 急救医生等 | 抵达上海,全力支援上海市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院前医疗救治工作 | - | - |
山西省运城市 | 2022年4月25日 | 65名 | 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 | 启程奔赴上海,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 - | - |
备注: 1. 天津援沪医疗队整体由来自25个市属医疗机构和10个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组成。 2. 天津市眼科医院两次派出医疗队,次30人主要参与方舱医院医疗救助和核酸检测等工作,第二次20人主要支援眼科疾病救治。 3. 上海市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来自17个省市和部队系统的2.5万名援沪医护人员的支援,天津市和山西省运城市的医疗队是其中的一部分。
术语解释: 1. 感控人员:负责感染控制相关工作的人员,主要进行感控培训、监督防护措施的执行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2. 方舱医院:是指用可移动的方舱组合建成的医院,在疫情期间主要用于集中收治轻症患者。 3. 社会面动态清零:是指当出现本土病例时,通过综合防控措施快速扑灭疫情,使社会面不再出现阳性感染者。
天津市眼科医院及其他地区医疗队的援沪行动,是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上海作为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在2022年面临着奥密克戎疫情的巨大挑战。天津、山西运城等地的医疗队闻令而动,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天津市眼科医院次派出的30人医疗队,涵盖了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队长王琦妙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尽管队伍年轻且缺乏进舱实战经验,但他们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应对各种难题。感控人员胡文琦为队员们提供专业的培训,确保防护措施到位,降低感染风险。副队长庞颖则肩负着保障队员身心健康和顺利完成任务的重任,在与上海方面的对接和工作开展中,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 在具体工作中,天津援沪医疗队在方舱医院和核酸筛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3次支援上海市全员核酸筛查工作,累计派出队员450人次,完成了17.6万人的核酸采样任务。这一工作在阴雨天气等不利条件下进行,队员们克服了防护服遇水防护能力减弱、面屏视线受阻等困难,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素养,又好又快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上海市民的感谢和认可。 天津市眼科医院第二次派出的20名眼科医生组成的医疗队,他们专业技术过硬,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5年。在眼科诊疗、手术治疗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同时还具备丰富的抗疫经验。他们的到来,能够为上海当地解决眼科医疗问题,减轻疫情给当地医疗资源带来的压力。 天津市援沪医疗队整体规模庞大,来自25个市属医疗机构和10个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其中250名医生和1250名护士奔赴上海方舱医院工作,后续还有50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支援核酸采样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天津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担当和强大的医疗支援能力。 天津市急救中心抽调的50辆急救车及50名急救医生等组成的援沪院前急救医疗队,为上海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院前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而山西省运城市派出的65名医护人员,也加入到了支援上海疫情防控的行列中。 这些医疗队的队员们都怀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有的曾参加过援鄂抗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的是年轻的医护人员,充满冲劲和活力。他们在面对疫情时,毫不退缩,逆流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在抗疫过程中,医疗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在核酸筛查时遇到的恶劣天气,以及在方舱医院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的感控要求等。但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得到了来自家乡医院和社会的支持,医院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防护用品,减轻了他们的物资压力。 各医疗队之间也相互协作,共同为上海的抗疫工作贡献力量。天津市援沪医疗队分为不同的战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他们与上海当地的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抗疫合力。 此次援沪行动不仅是对上海疫情防控的有力支持,也是全国医务工作者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生动体现。它展示了我国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强大组织能力和医疗保障能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恢复往日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