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 | 操作方法 | 适应证 | 禁忌证 | 注意事项 |
---|---|---|---|---|
远视力检查 | 使用标准视力表、一次性遮眼板、指示棒、手电筒。患者坐于距视力表5m的转凳上,或在2.5m处放平面镜,视标置于被检查者对面,被检查者的视线与视力表的1.0行平行。两眼分别检查,先右眼后左眼,嘱患者用遮眼板轻轻严密遮盖左眼,受检眼平视视力表。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记录视力。 | 测定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视功能,测定5m或5m以外的视力,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 无 | 视力≥1.0,加小孔镜检查(判断是否屈光不正);戴镜者应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遮盖被检眼时勿压迫眼球。 |
近视力检查 | 可选用徐广弟E字近视力表、Jaeger近视力表、对数近视力表。视力表照明可采用自然弥散光或人工照明,避免眩光。两眼分别检查,先右后左,用挡眼板遮一眼。检查距离一般为30cm,屈光不正者需改变检查距离测好近视力。以能看清的小一行字母作为测量结果,可采用小数法记录,用Jaeger近视力表,则以J1至J7记录,并注明检查距离。 | 屈光不正患者、老视患者、需要检查近视力的其他情况。 | 全身状况不允许时;精神或智力状态不允许时。 | 无 |
色觉检查 | 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双眼距离图谱60 - 80cm,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 无 | 无 | 检查时环境光线要适宜。 |
外眼检查 | 1. 眼睑: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及闭合不全;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失、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或其他异常。2. 结膜: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及瘢痕等。3. 泪器:观察泪腺、泪道部位有无红肿、有无溢泪等。4. 眼眶:检查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有无眼眶肿瘤、炎症、血管畸形、及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外伤等。 | 无 | 无 | 无 |
斜视检查 | 1. 眼位的检查: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及隐斜。2. 眼球运动:检查时,9个眼位都要查到,顺时针做圆圈运动,观察双眼在各个诊断眼位上的运动是否协调。 | 无 | 无 | 无 |
眼前节检查(以裂隙灯为例) | 操作前:环境准备为相对暗室;仪器基础归零,光刀长度调为8或9,宽度为0,目镜焦度调为0,松开锁轮,放大倍率调至低倍;检查者穿白大褂或工作服,清洗双手;被检者了解病史,可先行一般眼科检查。操作步骤:根据患者体型调整坐椅高低及位置,被检者摘除框架眼镜,将额头和下颌分别放在额靠和下颌托上,调整高度使外眦高度位于眼位线水平。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检查时嘱注视指示灯或直视显微镜。嘱被检者闭眼,开启照明系统,调整各部件,使裂隙灯与显微镜成30° - 50°,灯光从颞侧射入,利用睫毛或鼻梁对焦,调整双目显微镜间距与检查者瞳距一致。根据被检者情况适用不同照明方法检查,先将光刀宽度调为宽,观察睫毛情况,让患者睁眼直视正前方,检查角膜结膜大致情况,再调节光刀宽度细微观察角膜、虹膜、前房、晶状体及前1/3晶状体等情况。操作后:整理及清洁用物,及时关闭电源。 | 无 | 无 | 无 |
眼底检查 | 一般在暗室内用眼底镜进行检查。受检者取坐位,双眼前视。检查右眼时,检查者右手拿镜,站在被检者右侧,以右眼观察;检查左眼时反之。主要观察视神经乳突、视网膜血管、黄斑区、视网膜各象限。 | 无 | 无 | 无 |
眼压检查 | 文档未详细提及具体操作方法。 | 无 | 无 | 无 |
眼电图检查 | 向患者解释检查内容及要求,取得协作。滴用复方托品酰胺(或类似药)散瞳,可保持自然瞳孔。室内一般照明光线下预适应15分钟。用75酒精或皮肤清洁剂清洁安置电极处皮肤。安置电极:皮肤电极分别置于双眼内外眦部,地电极置于前额中部。暗室内,固定患者头位,双眼依据刺激器内的信号运动,记录15分钟。明适应下,双眼依据刺激器内的信号运动,记录15分钟。计算Arden(光峰/暗谷)比。检查完毕,撤除电极。 | 遗传性视网膜病变、中毒性或养分性眼病。 | 眼球震颤者、不能合作者。 | 依据标准照度和操作进行;视野小于30°以内,5岁以下婴幼儿一般无法引出可靠EOG反应;不能散瞳进行检查时,刺激光强度应保持400 - 600cd/m²范围内;记录前30分钟避开强光照耀(如阳光、眼底镜或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等)。 |
视诱发电位检查 | 文档未详细提及具体操作方法。 | 怀疑为视神经或视路病变者;眼外伤及头颅外伤可能伤及视神经或视路者;对视力下降且屈光间质混浊者推测手术后视功能;中毒性及养分不良性眼病;颅内病变;监测弱视治疗的疗效;鉴别诈盲;临床无法解释的视力下降者。 | 无法协作者。 | 无 |
名词解释:
- 矫正视力:验光配镜后的视力。
- EOG:眼电图,是测量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复合体的静息电位。
- Arden比:眼电图中光峰与暗谷的比值。
- VEP:视诱发电位,是从头皮记录的枕叶皮质对视觉刺激产生的电活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我们感知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眼部问题,而定期到眼科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眼科医院的常规检查操作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视力检查:洞察黄斑视功能的关键
视力检查是眼科常规检查的步,其主要目的是查看黄斑的视功能。很多人认为,视力正常就是能够看清视力表中的1.5或1.0,但实际上,检查视力正常与否的标准是视力矫正后能否达到标准,也就是验光配镜后的视力情况。
远视力检查时,通常使用标准视力表、一次性遮眼板、指示棒、手电筒等工具。患者需要坐在距视力表5m的转凳上,若空间有限,也可在2.5m处放置平面镜。被检查者的视线要与视力表的1.0行平行,两眼分别检查,先右后左。检查时,患者要用遮眼板轻轻严密遮盖左眼,受检眼平视视力表,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医生会记录视力。如果视力≥1.0,还会加小孔镜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屈光不正的情况。对于戴镜者,需要同时检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并且在遮盖被检眼时要注意勿压迫眼球。
近视力检查适用于屈光不正患者、老视患者以及需要检查近视力的其他情况。可选用徐广弟E字近视力表、Jaeger近视力表、对数近视力表等。视力表的照明可以采用自然弥散光或人工照明,但要注意避免眩光。检查时两眼分别进行,先右后左,用挡眼板遮住一只眼。一般检查距离为30cm,但对于屈光不正者,需要改变检查距离来测得好近视力。如果将近视力表向受检眼移近时视力逐渐增加,该眼可能为近视眼或假性近视眼;如将近视力表向受检眼移远时视力逐渐增加,该眼可能为远视眼或老视眼。测量结果以能看清的小一行字母为准,可采用小数法记录,若使用Jaeger近视力表,则以J1至J7记录,并注明检查距离。
对于小儿视力检查,由于幼儿合作性差,一般采用追随试验和交替遮盖试验进行初步了解。追随试验是将手电灯光或不同大小色泽鲜亮的物体置于被检小儿前方,观察其是否注视灯光或该物体,以及目标移动时,其眼球或头部是否跟随目标移动。交替遮盖试验则用于发现单眼患病情况,当遮盖患眼时患儿无反应,遮盖健眼时患儿则躁动不安,并试图移去或躲避遮盖物。不过,这些方法不能对幼儿视力进行检查,VEP可提供客观性检查结果。
色觉检查:感知色彩世界的测试
色觉检查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在检查时,环境的光线要适宜,需在明亮自然光线下进行,但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受检者双眼距离图谱60 - 80cm,要求在5 - 10秒内读出图谱上的数字或图像。如果超过10秒读不出数字或图像,则按色盲表的说明判断为色盲或色弱。
外眼检查:全面审视眼部外观
外眼检查包括对眼睑、结膜、泪器和眼眶等部位的观察。在检查眼睑时,医生会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等情况。同时,还会查看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失、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等异常。
结膜检查时,医生会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及瘢痕等情况。泪器检查主要观察泪腺、泪道部位有无红肿、有无溢泪等。眼眶检查则侧重于检查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有无眼眶肿瘤、炎症、血管畸形、及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外伤等。
斜视检查:评估眼球运动协调性
斜视检查包括眼位检查和眼球运动检查。眼位检查主要查看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及隐斜。眼球运动检查时,需要检查9个眼位,医生会让患者顺时针做圆圈运动,观察双眼在各个诊断眼位上的运动是否协调。
眼前节检查:借助仪器深入观察
眼前节检查通常借助裂隙灯等仪器进行。在操作前,需要做好环境、仪器、检查者和被检者的准备工作。环境要准备相对暗室,仪器要进行基础归零,包括将光刀长度调为8或9,宽度为0,目镜焦度调为0,松开锁轮,放大倍率调至低倍。检查者要穿白大褂或工作服,清洗双手。被检者需要了解病史,可先行一般眼科检查。
操作时,首先根据患者体型调整坐椅高低及位置,让被检者摘除框架眼镜,将额头和下颌分别放在额靠和下颌托上,并调整高度使外眦高度位于眼位线水平。检查前要向患者做适当解释,检查时嘱患者注视指示灯或直视显微镜。然后嘱被检者闭眼,开启照明系统,调整各部件,使裂隙灯与显微镜成30° - 50°,灯光从颞侧射入,利用被检者的睫毛或鼻梁作为对焦目标,调整好焦距,再调整双目显微镜,使其间距与检查者瞳距相一致。后根据被检者情况适用不同的照明方法进行检查,先将光刀宽度调为宽,观察睫毛情况,让患者睁开眼睛,直视正前方,检查角膜结膜大致情况,接着调节光刀宽度细微观察角膜、虹膜、前房、晶状体及前1/3晶状体等的情况。操作结束后,要整理及清洁用物,及时关闭电源。
眼底检查:窥探眼底奥秘
眼底检查一般在暗室内用眼底镜进行。受检者需要取坐位,双眼前视。检查右眼时,检查者右手拿镜,站在被检者右侧,以右眼观察;检查左眼时则相反。眼底检查主要观察视神经乳突、视网膜血管、黄斑区、视网膜各象限等部位,通过这些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眼部疾病,如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
眼压检查:监测眼内压力
眼压检查对于青光眼等疾病的诊断和监测非常重要。虽然文档中未详细提及具体操作方法,但眼压检查通常是使用眼压计来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 - 21mmHg之间,如果眼压过高,可能会对视神经造成损害,引发青光眼等疾病。
特殊检查:精准诊断疑难病症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眼科医院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眼电图检查和视诱发电位检查。
眼电图检查适用于遗传性视网膜病变、中毒性或养分性眼病等情况。但眼球震颤者和不能合作者不适合进行此项检查。在检查前,需要向患者解释检查内容及要求,取得其协作。可以滴用复方托品酰胺(或类似药)散瞳,也可保持自然瞳孔。患者需要在室内一般照明光线下预适应15分钟,然后用75酒精或皮肤清洁剂清洁安置电极处皮肤。安置电极时,皮肤电极分别置于双眼内外眦部,地电极置于前额中部。在暗室内,固定患者头位,让双眼依据刺激器内的信号运动,记录15分钟,之后在明适应下,同样让双眼依据刺激器内的信号运动,记录15分钟,后计算Arden(光峰/暗谷)比。检查完毕后,撤除电极。在检查过程中,要依据标准照度和操作进行;如果视野小于30°以内,5岁以下婴幼儿一般无法引出可靠EOG反应;不能散瞳进行检查时,刺激光强度应保持400 - 600cd/m²范围内;记录前30分钟要避开强光照耀,如阳光、眼底镜或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等。
视诱发电位检查适用于怀疑为视神经或视路病变者、眼外伤及头颅外伤可能伤及视神经或视路者、对视力下降且屈光间质混浊者推测手术后视功能、中毒性及养分不良性眼病、颅内病变、监测弱视治疗的疗效、鉴别诈盲以及临床无法解释的视力下降者等情况。但无法协作者不能进行此项检查。虽然文档未详细提及具体操作方法,但该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视神经和视路的功能状态。
总结与建议
眼科医院的常规检查操作涵盖了多个方面,从视力、色觉到外眼、眼底等,每个检查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眼部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眼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建议大家定期到眼科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以及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护眼睛,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多参加户外活动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明亮的双眼,更好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