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主体 | 年龄 | 视力情况 | 可能病因 | 治疗措施 | 治疗效果 |
---|---|---|---|---|---|
真真 | 6岁 | 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6 | 调节力不足,调节灵敏度低 | 3个月反转拍训练 | 视力均达到正常的1.0 |
徐女士 | 57岁 | 左眼视力下降,后右眼视物模糊、视野缺损 | 视神经脊髓炎 | 未提及 | 未提及 |
小梅 | 未提及 | 左眼视力正常,右眼视力0.12,后升至0.25 | 怀疑感染巴尔通体 | 和头孢类药物消炎治疗 | 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得以控制,视力稍有恢复 |
陈女士 | 35岁 | 右眼视力一度降到0.1几近失明 | 猫抓病(巴尔通体感染) | 对症治疗 | 视力得到恢复 |
小美 | 7岁 | 视力跌至0.4,戴镜三个月后裸眼视力恢复到0.8,戴镜视力达到1.2 | 低龄近视,视功能异常,有高度近视家族史 | 验配多点离焦框架眼镜,每周两次视功能训练 | 眼调节功能恢复正常,视力提升 |
天津市眼科医院40岁以上高度近视眼患者(85例) | 40 - 76岁 | Ⅰ级低视力(好眼矫正视力为0.1 - 0.3)者82例(96.47) | 高度近视 | 常规眼部检查,详细屈光检查,重新矫正视力 | 未提及 |
名词解释: - 调节功能:眼睛对不同距离的物质进行聚焦调整的能力,能够帮助机体清楚地看到不同距离的物体。 - 集合功能:眼睛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眼球的会聚和发散能力,保持双眼看的像在大脑中显现为一个。 - 融像功能:大脑能把双眼看到的两个相似的图像融合成一个的能力。 - 低视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于1973年制定的标准,矫正视力为≥0.05~0.3;凡矫正视力低于0.05者属盲。分级是根据双眼中矫正视力较好的眼而定。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到眼科医院检查后,会感觉自己的视力偏低。这不仅让人担忧,也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视力偏低究竟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多个实际案例,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视力偏低的常见原因
视功能异常
视功能通常是指眼睛调节、集合、融像的综合能力,一般包括调节功能、集合功能和融像功能。调节功能是眼睛对不同距离的物质进行聚焦调整的能力,集合功能是眼睛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眼球的会聚和发散能力,融像功能则是大脑能把双眼看到的两个相似的图像融合成一个的能力。视功能出现问题后,会造成近视度数发展较快、出现假性近视等近视方面的问题。
以6岁的小姑娘真真为例,她因为视力下降到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检查,右眼视力为0.6,左眼视力0.6,远低于标准视力1.0。除了视力下降,真真看书时经常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偶尔还说自己头痛。专业检查发现,真真验光结果并未发现近视散光等情况,但视功能检查显示她调节力不足,调节灵敏度低。
弱视
弱视是导致视力偏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等疾病,致使光线不能进入眼内刺激视网膜黄斑功能的发育,早期视觉发育障碍会造成弱视。斜视也会导致两眼视觉信息不能融合,大脑视中枢会主动抑制斜视眼获得的视觉信息,经过长期抑制,斜视眼就会出现弱视。此外,两眼度数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屈光度较大的一只眼睛视网膜上物像模糊,往往会导致弱视;高度远视以及200度以上的散光矫正不及时,也能够导致视觉发育异常,形成弱视。
弱视的危害远大于近视,通常包括导致视力低下、容易形成斜视、影响立体视觉、易出现视疲劳、影响心理健康等。如果患者未在视觉系统发育成熟前积极治疗,视力缺陷则难以完全纠正,有可能会出现持续终生的视力低下。
眼部疾病
多种眼部疾病都可能导致视力偏低。如57岁的徐女士,6年前突发左眼视力下降,起初以为是普通眼科疾病,但多次治疗后症状未缓解,后右眼也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终被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
小梅的情况也类似,她感觉右眼越来越模糊,右眼球转动时还有疼痛感,同时伴有腹痛等全身症状。到宁波市眼科医院检查发现,左眼视力正常,而右眼视力只有0.12,右眼视神经出现水肿充血,且有全身的炎症反应,腹部淋巴结肿大。医生怀疑她感染了巴尔通体。
陈女士则是右眼视力突然下降,一度降到0.1几近失明。经检查,她右眼存在严重的视神经视网膜炎合并黄斑前膜、增生性视网膜血管肿瘤,终被确诊为“猫抓病”,原因是她在驱赶家中飞入的蝙蝠时皮肤被抓伤。
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也是导致视力偏低的常见原因之一。天津市眼科医院低视力门诊中40岁以上的85例高度近视眼患者,属Ⅰ级低视力(好眼矫正视力为0.1~0.3)者82例(96.47)。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如眼轴变长,导致视网膜变薄、变性等,从而影响视力。
视力偏低的症状表现
低视力是一种无法用眼镜或手术矫正的视力丧失,但不包括完全失明,患者仍有部分视力。常见的症状有中心视力丧失,即视野中心出现盲点;外周视力丧失,无法看到在眼睛两侧或上方、下方的事物,但中心视力仍然完好无损;夜盲症,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不太清楚;视像朦胧,整个视野似乎都被胶片或炫光覆盖。除此之外,不少患者还常伴有听力减弱,神经、呼吸及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还有全身性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关节炎、心血管及呼吸道等严重疾患。
视力下降并非一夜之间发生,通常会伴随着一系列预警信号。除了感觉看远处模糊外,还可能出现眼睛干涩、易疲劳、频繁眨眼、畏光、视力波动(如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视力有所不同)等症状。
视力偏低的检查与诊断
当感觉视力偏低时,应及时前往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专业的眼科医院拥有先进的眼科诊断设备,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视力状况和病因。例如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通过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电生理检查等一系列专业检查,医生可以了解低视力的形成机制。此外,医院还引入了眼科超声声波生物显微镜、眼底激光扫描等先进设备,对低视力的病因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对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症状的患者,检查项目可能会有所不同。对于儿童患者,除了常规的视力检查外,还可能需要进行视功能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视功能异常。对于成人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更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以排除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
视力偏低的治疗方法
视功能训练
对于视功能异常导致的视力偏低,视功能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像真真在冷林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3个月的反转拍训练后,视力均达到了正常的1.0。视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改善眼睛的调节、集合和融像功能,提高视力。
配镜矫正
对于屈光不正引起的低视力,医生可以通过配镜、角膜塑形镜等方式进行矫正,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以小美为例,她属于低龄近视患者,且视功能异常,同时有高度近视家族史,医生建议验配多点离焦框架眼镜来控制近视发展,并要求她全天佩戴。经过一个疗程的视功能训练和戴镜三个月后的复查,小美的裸眼视力已恢复到0.8,戴镜视力更是达到了1.2。
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视力偏低是由眼部疾病引起的,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徐女士被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需要在神经内科进行相应的治疗;小梅怀疑感染巴尔通体,通过和头孢类药物消炎治疗,淋巴结肿大等相关症状得以控制,视力也稍有恢复;陈女士确诊为“猫抓病”后,经过对症治疗,视力得到了恢复。
视力偏低的预防措施
科学用眼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用眼是预防视力下降的基础。要遵循“20 - 20 - 20”原则,即每用眼20分钟,就远眺20英尺(约6米)的地方,持续20秒,以放松眼睛的调节肌。保持正确的阅读或工作姿势,确保屏幕位于眼睛水平线下方10 - 15度,与眼睛保持一臂的距离。调整室内光线,避免直射强光或过暗环境对眼睛的刺激。此外,定期更换眼镜度数,确保眼镜度数与当前视力相匹配,也是保护视力不可忽视的一环。
营养均衡
饮食与视力健康息息相关。富含维生素A、C、E、锌、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营养素的食物,能够有效促进视网膜健康,减缓眼睛老化过程。例如,胡萝卜富含β - 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夜间视力;柑橘类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增强眼部血管的韧性,减少自由基对眼睛的伤害;绿叶蔬菜和蛋黄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对眼睛健康也非常有益。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早期发现视力问题的重要手段。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有眼部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和潜在的眼部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不同年龄段视力偏低的特点与应对
儿童视力偏低
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视力偏低可能会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儿童视力偏低的常见原因包括视功能异常、弱视、近视等。对于儿童视力问题,家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如真真和小美都是儿童患者,真真通过视功能训练改善了视力,小美则通过验配多点离焦框架眼镜和视功能训练,视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此外,家长还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户外活动时间。
成年人视力偏低
成年人视力偏低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长期用眼过度、眼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如陈女士和徐女士,她们的视力问题分别是由“猫抓病”和视神经脊髓炎引起的。对于成年人来说,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老年人视力偏低
老年人视力偏低常见于白内障、高度近视、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天津市眼科医院的案例显示,40岁以上的高度近视眼患者中,很多人存在低视力问题。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以预防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视力问题的老年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白内障等。
结语
感觉眼科医院查出的视力偏低,不必过于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视力偏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视功能异常、弱视、眼部疾病、高度近视等。了解视力偏低的原因、症状表现、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保持营养均衡,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预防视力下降。如果发现视力出现问题,应及时前往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视力健康,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享受清晰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