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维度 | 具体内容 |
---|---|
个人基本信息 | 中国医师奖获得者,28岁获得北京大学医学博士,35岁成为主任医师,37岁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眼科专家,被认为是“医学生想成为的人” |
伤医事件情况 | 2020年1月20日下午,在朝阳医院门诊诊室看诊时,被几个月前亲手医治过的病人崔振国持刀袭击。头上被三刀,左胳膊、右胳膊前臂、左手的掌中和背后多处骨折,神经、肌肉、血管断裂,左手形成伤害 |
康复与回归 | 经过漫长康复训练,2022年重新站上手术台。2023年医师节前夕,在微博晒出穿着手术服的工作照,展示已走出阴霾,该照片获10万人点赞 |
深圳活动情况 | 2024年9月17日,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北阶梯讲堂和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进行两场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为主题的励志宣讲会;2024年第六届“中国医师节”(19日),携文学随笔集《目光》做客“作家面对面”阅读与写作名家讲坛,在深圳罗湖区图书馆与读者交流互动,分享个人求学与从医经历,讲述医学追求和对医生职业的理解 |
公益项目情况 | 启动以自己名义命名的公益项目——陶勇光盲计划;发起围绕眼科患者就诊全周期的公益行动“光明天使”,关注每年超10万人次的眼科门诊就诊患者、易患致盲性眼病的血液病患者以及视障人群,借助AI科技和社会人文关怀帮助他们 |
科普与其他角色 | 成为琪朗护眼科学顾问,携手呵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通过自媒体平台分享专业知识与经验;角色多元,除医生外,还创业、出书、上综艺,称这些事出发点是填补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每周三出一天门诊,还是一家眼病筛查机构的医学负责人 |
时间安排 | 90的时间专注于医疗、科研和成果转化,10的时间用于科普和公益 |
术语解释:
- 陶勇光盲计划:是以陶勇医生名义发起的公益项目,具体内容文章未详细说明,推测与帮助盲人或眼疾患者相关
- 光明天使:是陶勇发起的围绕眼科患者就诊全周期的公益行动,借助AI科技和社会人文关怀,为眼科门诊就诊患者、血液病患者和视障人群提供帮助
备注:文章提及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散光、青光眼等眼疾病呈现低龄化、重度化、快速化的不良趋势,这也是陶勇参与儿童青少年护眼相关公益活动的背景。文中还提到李晟医生遇害事件,与陶勇医生事件进行了一定对比,但李晟医生事件并非本文重点,故未详细列入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