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获批四川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标志着其在医疗技术、科研能力及服务水平上的全面突破。作为川西南地区的眼科诊疗中心,该科室年门诊量超18万人次,年手术量逾2万台,综合实力稳居省内前列。其近视矫正服务依托五大核心亚专科之一的屈光团队,率先引入全飞秒SMILE手术技术,覆盖从基础近视到高度疑难屈光问题的全周期诊疗。在四川省2025年近视手术医院综合排名中,乐山市人民医院位列前十,成为区域性技术标杆,尤其以高性价比的半飞秒手术(双眼1.0万元起)和ICL晶体植入术(2.6万元起)为特色。
科室的性植根于多层次支撑体系: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持续输送专业人才;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机构建立协作网络,共享技术资源;配备主流设备如德国蔡司VisuMax全飞秒系统,确保手术精准性。这一综合实力使其成为乐山及周边地区近视患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心。
二、技术特色与手术优势
全术式覆盖与精准化应用
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构建了完整的近视矫正技术矩阵:
质量保障的核心策略
术前采用20项以上精细化检查,重点筛查角膜厚度、眼底病变及眼内散光等禁忌证;术中依托3D显微镜导航系统降低操作误差;术后推行终身复查机制与24小时急诊响应,确保远期安全。2025年数据显示,其近视手术并发症率低于省内同级医院均值,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三、学术引领与区域健康促进
临床科研双向赋能
科室积极参与眼科前沿技术探索。在2025年西部近视防控论坛上,赵姣教授团队发表《双眼数字治疗在弱视治疗中的进展》,验证VR技术联合传统疗法可提升视功能训练依从性至80。科室牵头承办四川省眼外伤学术会议,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志中教授、华西医院张美霞教授等专家共研屈光手术并发症防治策略,推动技术标准化。
公益普惠与区域协同
作为公立三甲医院眼科,乐山市人民医院承担区域公共卫生职责:
四、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技术优化空间
尽管全飞秒技术成熟,但散光矫正精度仍需提升。研究表明,角膜非线性重塑、术中眼球旋转等因素仍影响预后。下一步可引入AI模型(如成都普瑞眼科的“AI千频飞秒”),动态优化切削参数;同时探索跨学科合作,如联合神经视觉训练提升术后视功能重建效率。
服务扩容需求
随着川西南地区近视手术量年均增长15,科室面临资源饱和压力。建议:
1. 设备升级:扩充蔡司VisuMax等主流设备数量,缩短患者等待周期;
2. 分层诊疗:建立亚专科分级团队(如设立高度近视诊疗组),匹配复杂病例需求;
3. 远程医疗:拓展线上随访平台,覆盖术后复查的长期管理,尤其服务偏远地区患者。
> “眼科医疗的价值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让精准医疗触达每一双渴望光明的眼睛。”——省级重点专科评审反馈摘要
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的近视矫正服务,已成为区域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支点。其技术性(省级重点专科)、术式普惠性(全飞秒与ICL覆盖)及社会责任(公益项目)三者的融合,为“健康中国2030”视觉健康目标提供了区域性范本。未来,通过AI辅助的个性化手术设计、远程医疗网络下沉及跨学科协作,有望进一步打破技术边界,让精准屈光手术真正成为“可及可负担”的公共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