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项目 | 霰粒肿 | 麦粒肿 |
---|---|---|
别称 | 睑板腺囊肿,中医称胞生痰核 | 针眼 |
类别 | 睑板腺的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 根据病变来源分为内睑腺炎和外睑腺炎 |
西医病因 | 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致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旺盛、缺乏维生素A使腺上皮过度角化阻塞出口;可能与高胆固醇、睑板腺导管内结石等有关 | 内睑腺炎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或睑板腺囊肿继发感染,外睑腺炎为睫毛毛囊根部皮脂腺及睑缘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原体多为葡萄球菌 |
中医病因 | 痰火结滞,恣食炙烤厚味,脾失健运,湿痰内聚,上阻胞睑脉络,与气血混结 | 风热邪毒外袭或脾胃热毒内蕴 |
临床表现 | 眼睑肤色正常,有硬核突起,触之如米粒或豆粒大小,按之不痛,与皮肤无粘连;眼睑内面局限性紫红或黄白色隆起;小者症状不明显,大者有坠胀感,从睑内面溃破有摩擦感;早期肿物小几乎无症状,增大后可触及无活动性肿物、有异物感,病情进展可遮挡视线、易继发感染、睑结膜充血、眼痛、异物感增强、视物模糊 | 文章未详细描述,一般会有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
治疗方法 | 症状轻且体积小:可自行吸收,可局部热敷促进消退吸收;药物治疗:消炎类药物如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中医治疗:内服化痰散结类中药,配合软坚散结类中药外敷、雾化;硬核大、保守治疗无效或已形成肉芽肿、体积较大:手术治疗(刮除霰粒肿内物质并尽可能刮除囊壁);晚期易复发需手术清除腺体肿物,配合滴眼液治疗;年龄较大患者需排除睑板腺癌,进行病理检查 | 药物治疗:药物促进炎症吸收和消退,改善肿胀和疼痛;症状严重:手术切除治疗 |
传染性 | 一般不传染 | - |
护理与注意事项 | 家长可先在家热敷护理;麦粒肿好得快,霰粒肿可能晚几周,未痊愈建议尽快就医;孩子患过之后易复发,家长要注意孩子手部、眼部卫生,勤洗手、别让孩子揉眼睛,定期清洗孩子床单、安抚巾等常用贴身物品;恢复期间注意局部护理,不要用手揉搓或抓挠 |
术语解释:
- 睑板腺:是眼皮内的一种腺体,能分泌油脂滋润眼睛。
- 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
- :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 腺上皮:是指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 角化:是指上皮细胞逐渐失去水分和细胞器,终形成角质蛋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