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眼科作为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长期致力于青少年近视防控与研究。2021年,该院成立“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与研究中心”,整合中医整体调理理念与现代医学技术,构建了一套涵盖预防、干预、治疗的多维度体系。在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1.9的背景下,这一体系通过院内制剂、针灸理疗、手术矫正及创新技术(如穴位埋线),为不同病程的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年均服务门诊患者约16万人次,折射出中医眼科在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的实践价值。
多元化的特色治疗手段
中医药核心疗法
广东省中医院运用中医理论,将近视归因于“肝肾不足、气血不畅”。治疗上强调内外兼治:
创新技术融合应用
该院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技术结合,形成特色干预方案:
层级化的近视防控路径
早中期干预:以行为调整为核心
针对未病及假性近视群体,该院提出“三要三不要”用眼原则(如“每20分钟远眺20秒”),并融合中医养生理论:
重度近视的综合矫治
对真性近视及高度近视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术方案:
科研与区域协作网络
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
专科承担课题6项,聚焦中医防控机制。例如,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针刺可抑制巩膜基质重塑,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为“针灸控轴”提供分子依据。2025年发表的RCT研究指出,非对称离焦镜片联合耳豆疗法,控近效率较单一手段提升22。
岭南联盟的防控辐射
2018年牵头成立“岭南中医眼科医疗联盟”,覆盖50余家医疗机构:
总结与未来方向
广东省中医院眼科的近视防治体系,本质是以“治未病”思想为纲,融合了中医整体观与现代精准医疗。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层级化干预,从行为矫正到手术覆盖全周期;二是中西医技术互补,如埋线替代高频针灸提升依从性;三是区域协作,通过联盟机制下沉资源。现存挑战在于中医起效机制需进一步循证,如耳穴调节睫状肌的神经信号通路。未来可深化跨学科研究(如人工智能近视进展模型),并将“社区-家庭-医院”联防网络拓展至农村地区,以实现“十四五”眼健康规划中“全国近视率年均降0.5”的目标。
> 本文数据及疗法引自:
> 广东省中医院眼科专科介绍、
> 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 广东中医院埋线控近技术、
> 中医耳豆疗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