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中医医院在儿童近视防治领域具有显著特色,其中医诊疗技术融合传统理论与现代科研,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防控体系。以下结合医院特色、专家团队及治疗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核心治疗技术:全息眼疗与中医适宜技术
1. 全息眼疗技术
技术原理:由王伟明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基于中医古籍研发,结合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科研合作成果。该技术针对儿童体质差异、季节特点,通过“九针穴位刺激+口服增视中药+经络药物灸+眼膜护理(养目/清目/亮目)+现代仪器训练”综合干预,调节眼部气血平衡。
适用人群:假性近视、弱视、散光及早期高度近视(500度以下)儿童,尤其对延缓近视进展效果显著。
2. 六大中医适宜技术
医院近视专病门诊提供多项无创疗法:
耳穴压丸:调节经络气血,缓解睫状肌痉挛;
穴位推拿/针灸:重点刺激攒竹、睛明、承泣等穴位,改善眼周循环;
中药雾化熏蒸:直接作用于眼表,缓解视疲劳;
揿针(无痛针灸):适用于畏针儿童,通过微针刺激头部、手部穴位;
代茶饮:明目配方(如枸杞菊花茶),兼顾健脾消暑;
中药贴敷:促进药物渗透,舒缓眼肌紧张。
二、专家团队与辨证分型治疗
医院汇聚多位中医眼科专家,注重个体化辨证:
王伟明团队:强调近视与脏腑功能关联(如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肺火过旺引发眼充血),按体质分型用药:
肾阳亏虚型:用菟丝子、龙骨等温补肾阳;
脾胃气虚型:以四君子汤(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
肝郁化火型:采用清肝明目方剂。
朱成义团队(韦氏眼科第五代传人):关注遗传因素,对父母高度近视(>600度)的儿童,建议3岁起建立屈光档案,监测远视储备消耗情况。
陈俊团队:结合脉学与眼科流派经验,采用针药联动(内服中药+无痛针灸)提升气血充盈度,体质较弱者需长期调理。
三、近视防控特色:早干预与动态监测
1. 黄金干预期:4-18岁为视力可塑关键期,医院强调早筛查:
预警信号:视力1.0属“边缘视力”(易快速下降),0.3为“残障标准线”;
筛查指标:远视储备(3岁儿童应约300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
2. 屈光发育档案:
门诊为儿童建立专属档案,定期跟踪眼球发育参数(如生物测量仪检测眼轴),动态调整防控方案。
四、家长须知:治疗周期与生活方式配合
治疗周期:虚证体质(如肾气不足)需数月甚至数年调理;实证(如肝火亢盛)见效较快。
生活管理建议:
用眼习惯: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6米外20秒);
饮食睡眠:多食海带、菌菇、动物肝脏,保障小学生每日10小时睡眠;
户外活动:每日2小时日照促进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
五、就诊指南
预约方式:王伟明(周日上午)、朱成义、陈俊等专家需提前预约;
公益活动:定期开展免费筛查(如2024年6月爱眼日活动提供验光、生物测量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具体院区需根据专家出诊地点确认)。
东城中医医院儿童近视干预体系
| 领域 | 核心内容 |
| 特色技术 | 全息眼疗(九针+中药+灸疗+眼膜);六大适宜技术(耳穴/针灸/雾化等) |
| 专家专项 | 王伟明(全息疗法)、朱成义(遗传早筛)、陈俊(针药结合) |
| 关键策略 | 4-18岁干预期;屈光档案动态监测;辨证分型(脾/肾/肝) |
| 家长协作 | 远眺习惯+户外2小时/日+睡眠保障+定期筛查(3岁起每年1-2次) |
> 医院近年参与北京市青少年近视防控项目,疗效获政策支持(如《“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强调中医药在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建议及早干预,避免进展度近视(>600度)引发眼底病变风险。